21 搭石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1.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美的。
2.理解“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习惯。
三、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21课搭石,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且在自己读明白的地方或者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各小组自学生字,对容易出错的字相互提醒。
2.指名读课文,相机出示“谴责、俗语、协调有序、人影绰约”等词,指导读准字音。
(三)再读课文,深入学习
1. 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1)师:读了本段,你明白了什么?人们是怎样挑选、摆放搭石的?找出文中的词语理解体会。
(2)指名找出句子体会理解
2.小组合作学习2——4自然段。
(1)出示图片,“看,这就是人们过小溪时踩踏的搭石。就是这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却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2)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看看哪些词语或者句子最能让你体会到搭石的美,体会到乡亲们的美好情感,请划出来读一读,好好体会。
(3)小组交流学习,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几个重点句。
①“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读段落想象:上了年岁的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老人踩到不稳的搭石会怎样想,表情、动作会怎样?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
你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来。)
②出示第二幅: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真是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谈谈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美?(出示画面,这是什么美?)能把这美感读出来吗,读出叠词给人的韵律感。
过渡语:刚才我们学习了人们摆搭石、走搭石的情景,文还有哪些句子也写出搭石的美?
③“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什么是“理所当然的事”?举几个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事说一说。
课件:课间同学在操场做游戏,做得很高兴,可看到地上有纸张,他们都会停下来把纸拣干净。
谁能用书上关联词(“无论……只要……直到……才……”)说说这件事。(小组交流汇报)
师小结:对,像同学们刚才所说的都是理所当然的事,都是我们每个人不讲任何条件都应该做的事,是做了以后不求回报的事。那么课文中指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说说你的感受,再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师:是啊,这两句话读来让人感到融融乡亲之情,读起来让人感到多么亲切。谁能把这亲切感读出来?谁能读得更亲切一点?指名读。
师:了解了作者家乡的搭石,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作者发出怎样的感慨?
3. 齐读第5自然段,再体会家乡的景美,人更美。
(四)拓展活动
1.家乡的人美就是平凡的美,你在生活中还发现哪些平凡的美?
2. 小组交流讨论汇报
(五)课外延伸
1.读课文感受文中描写的景物美和人们心灵的美;
2.小练笔: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对我很有启发,我也想写写平凡事物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