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飞向蓝天的恐龙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学习生字新词,扫清阅读障碍。
2、引导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
3、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学生对恐龙有浓厚的兴趣,也有较多的关于恐龙的知识储备。但中年级学生往往只关注文本中的知识性部分,而不会用心揣摩科普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需要老师引导。
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
2、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难点: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1、今天咱们来学习一篇科普说明文,齐读课题
2、检查字词学习。
(1)出示:顿 吨 钝 指名读,并组词。
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屯),但同中有异,当“屯”在字的左边时,最后一笔改成竖提。写一写。
小结:汉字向我们传达的就是和谐,就是礼让。
(2)出示:笨重 迟钝 凶猛异常 茹毛饮血
轻盈 敏捷 五彩斑斓 凌空翱翔
指名读,理解“茹毛饮血、凌空翱翔”。
说说有什么发现?(第一行描写恐龙,第二行描写鸟类)读出区别。
3、出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1)恐龙和鸟类到底有何关系呢?课文中用一句话就概括出来了。找一找,划一划。
(2)体会科普文章用词的准确。
①句子比较: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经过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②朗读指导 ,强调漫长、一支, 小结:咱们学习科普说明文,不但要了解他所介绍的科学知识,还要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4、这个观点提出后,却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想一想,人们会说些什么?能不能用上刚才学过的一些词语?
小结:是呀,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两种动物,怎么会扯在一起呢?人们心中自然打上了一个个问号。板书“?”
过渡:那么,恐龙到底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科学家作出了大胆的猜测。
1、 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并完成作业纸的第二题。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最终变成了(鸟类)。
(1) 交流反馈。再次引导学生关注“大约、逐渐”等词,再次体会科普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2) 现在老师把括号里边的词语拎出来,同学们还能说吗?先说给自己听听。再指名说。
出示: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用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
(1)同学们说得这么棒,把两亿三千万年前的恐龙都吸引来了。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边听一边在头脑里想象第一种恐龙的样子。
(2)交流。 小结:是呀,作者拿我们熟悉的事物作比较,第一种恐龙的样子就在我们的头脑中清晰起来,生动起来了!看来科普说明文用词不但要讲究准确,而且也讲究生动。一起读。
出示: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 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肉食动物, 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1)下面我们来参观一下恐龙大家族。我来读概括叙述的部分,也就是冒号之前的内容,大家读具体叙述的部分。
(2)出示: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 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 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肉食动物, 有些恐龙则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恐龙大家族真是形态各异,怪不得作者连用了六个“有些”。既然都是说有些恐龙怎么样的,有些恐龙怎么样的,那老师帮他们调换了一下顺序,行吗?交流。
小结:是的,作者先对比着写恐龙的行走方式,再对比着写体型特点,最后对比着写性情,
这样一层一层写,显得特别有条理。
(3) 关注“则”字的作用。师生合作读,老师故意漏掉“则”,引导学生体会。
(4) 指名学生合作读。能用上“则”评价同学的合作朗读吗?如——这位小朋友把“两足奔跑”读得特别快,那个小朋友则把“四足行走”读得慢条斯理的。
我们合作着来读读,有些恐龙怎么样——男生读, 有些恐龙则怎么样——女生读,老师读概括写的句子。
小结: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形态各异的恐龙正向我走来呢!你们有这样的感觉吗?为什么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呀?哦,是的,科普说明文的语言也很讲究——生动。
出示: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
(1)在恐龙大家族中,有一些猎食性恐龙,它们的身体正在变化呢!男生读概括写的,女同学读具体写的。
(2)想不想做会飞的恐龙呀,现在你们就是一只只正在变的恐龙,拍拍你的胸脯,摸摸你的脑袋,看看你的前肢,,再看看你的体表,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说你身体上发生的巨大变化吗?当然,你还可以加上你的感受来说。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边上的伙伴吧。谁来把这个喜讯大声地告诉我们这个大家族呢。
小结:我们只用了短短的几分钟就描绘了恐龙体型的变化,但实际上恐龙的体型向鸟转化不知经过了多少千万年哪!
出示: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上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有些科学家认为,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过程。他们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1)体型像鸟的恐龙又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科学家提出了两种假说。指名读。
(2)你能试着给这两种假说命名吗?在作业纸第三题写一写。并说说命名的理由。
出示:不管怎样,有一点毋庸置疑: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①引读。
②你知道什么叫“毋庸置疑”吗?(没必要怀疑)
③是的,作者在这里又一次强调了自己的观点,和开头遥相呼应。让我们毫无疑问、确凿无疑地说。
1、结语:从陆地到天空,从不会飞的恐龙到天之骄子,岁月漫漫——师生共诵小诗(我读一行,你们读一行)
岁月漫漫,
漫漫岁月……
匍匐而行的恐龙,
终于一啸冲天,
振翅飞向湛蓝的天空。
恐龙灭绝了吗?
当我们仰望天空的时候,
可知道,
那轻灵美丽的身影,
是遥远遥远处,
一个尊贵魂灵的舞蹈,
一个辉煌时代的浓缩!
2、其实,科学家们提出假说,论证假说之路,也是条漫漫长路,下节课,咱们走近那些科学家,感受他们探索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