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爱迪生认为:“一个有优美想象的人会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可以发现一般人所不能见到的美景”。心理学中指出,八九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这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丰富想象。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在诵读中引发学生体验情感,展开想象。在学习过程中,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诵读、想象、运用资料等语文学习方法。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组中的内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绘的是目送友人的船只消失在滔滔不息的江水中,情不舍景却豪放洒脱。《送元二使安西》描绘的是明朗清新的画面:细雨洗尘,空气清新,客舍青青,柳色含翠……,整个色调是“新”,却在别筵将尽的劝酒中自然流露出担忧、惆怅之感。这两首诗都是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诗人真情流露,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这正是本文的人文性所在。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来说,诗人抓住“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客舍、柳”等意象,将不舍之情寓于景物之中,借助景物抒发感情,引导学生借助想象,走进诗境,从而感悟诗情。想象着离别的画面,和着诗人情感脉搏,读出离愁别绪之情。
经过三年多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能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并且在平时的积累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几首送别诗,如《赠汪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知道了送别诗大多借景抒情,抒发离别之意。而这两首诗涉及了四个地点:黄鹤楼、扬州、渭城、安西,学生缺乏地理知识,对这些地点的特点缺少认知。此外,古诗虽然至今被传诵,但距今有1200多年,学生对写作背景和古人含蓄的表达理解困难。
通过对前测数据分析,学生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情感把握是比较准确的。但是没有一个学生能将前后两句结合起来看。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加强写景和抒情之间的联系。孩子们能体会到诗人的不舍,但是只能说出词语来,不能从一组景物构成的整体画面去看,同时没有一个学生联系诗人的资料来谈。因此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整体和细节两方面深入去品味诗的内容,同时要引导学生联系手中的资料去学习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生对《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的理解立足于后两句,有22.2%的学生写出“不舍”,说明他们能体会出诗人的情感。大多数孩子立足前两句写景,认为整首诗用“清新、优美”的语调朗诵,他们能够从“朝雨”、“客舍青青”、“柳色新”,感悟美好的景象,对于后两句“更尽”、“无故人”这样的词语不够关注。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对于那个时代,送别具有怎样的意味不了解。
在比较这两首诗有什么不同之处?孩子们在对几个方面的比较不够全面和深入,在比较中,有的孩子直接抄句子,有的写的不全,还有个别写的是错误的,发现孩子们其实对两首诗真正不同在哪里是很模糊,不够细致,这是教学时的重点突破口,全力解决的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诗句意思,想象画面,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不同情感。
3.比较阅读古诗,提高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
1.了解两首诗的大意,想象画面,体会诗人不同情感。
2. 同为送别诗,比较两首古诗的异同。
教学难点:
了解两首诗的大意,想象画面,体会诗人不同情感。
复习回顾,走入情境1‘
学习古诗,入境入情31’
导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读准诗句,了解大意;
想象画面,走入诗境;
自学《送元二使安西》 借助资料,感悟诗情。
总结梳理,对比提升8‘
1.背诵古诗,回顾送别诗:《赠汪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唤起已知,激发学习:
送别诗大多借景抒情,表达诗人的离愁别绪。
【设计意图: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温习唤起学生的认知,顺学而导,激发学习的兴趣。】
一、读准诗句,了解大意。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2.再读古诗,读出节奏。
【设计意图:诗中的“陵”、“尽”等字容易读错,读准诗句旨在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3.借助工具书、资料自己学习,了解每句诗的大概意思。
4.交流看到的景物:黄鹤楼、烟花、孤帆、远影、长江
5.交流诗人笔下的这些景物汇集在一起的画面。
【设计意图:鲁迅先生曾赞叹:“孩子是可以敬畏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逐句翻译诗句大意显得枯燥乏味,引导学生描述画面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也解决了对诗意的了解。】
二、想象画面,走入诗境。
1.学习前两句,交流看到的画面。
(1)抓意象黄鹤楼,友人相别,诗句中的画面。
(2)抓意象烟花,结合注释体会其景象,想象烟花三月的扬州画面。
借助图片,感受繁花似锦的扬州。
想象离别的情景,读书体会。
4.学习后两句,再次交流眼前的画面。
(1)抓意象孤帆,诗人只盯着友人远去的船只。
(2)抓“碧空尽”,船只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尽头。一个“尽”字,表现了望的远。
(3)抓“唯见”,只见江水滔滔不息。
5.教师引导,分层读出诗人望的远、望的久、不舍得。
【设计意图:古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其目的在于以具象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因此结合插图正是培养学生展开想象的有效策略。】
三、借助资料,感悟诗情。
1.结合资料,交流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情谊。
资料引入1:结合李白游历江南的经历和三月扬州的美景,读出他的向往之情。
资料引入2:结合李白与孟浩然相互照顾,相互鼓励,读出他对友人的留恋之情。
资料引入3:结合孟浩然对李白的指点与知遇,读出李白愿与友人同行的期盼。
2.体会诗人用简洁精练的诗句抒发了深厚的感情。
【设计意图:从整体朗读,感知画面,到揣摩重点词,联系背景资料理解和想象等,在多层次和方式的读中,步步深入,体悟景中情。】
1.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了解大意、走入诗境、感悟诗情。
2.小组合作,学习古诗,了解大意,想象画面。
【设计意图: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采用自主、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探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
3.交流分享,走入诗境。
(1)学习前两句,交流看到的景象。
(2)结合想象画面,说说感受。(清新、舒服、优美……)
(3)抓意象“柳”: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4)再看诗句描绘的景象,谈谈此时的感受。(绵长、惆怅)
(5)感情诵读,体会诗句“清新”中的“不舍”。
【设计意图:一切景语皆情语。学生只会片面地理解诗句表面的景象,抓住意象“柳”、“雨”体会其中的离别之意,更深地体会诗人的情谊。】
(6)学习后两句,体会诗人的感情。
①抓“更尽”,谈谈对“尽”的理解。
②一杯饮完再饮一杯,满载情谊的离别酒一饮而尽,读出感受。
(7)借助资料,感悟诗情。
资料引入1:正值年青的元二担负着保家卫国的光荣使命,出使安西,是去守卫国家,是去建功立业的。
①王维想陪伴元二一起去建功立业,可惜年迈体衰,只能敬上一杯壮别酒!
②带着理解读出诗人对友人的鼓励。
资料引入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安西的荒凉。
①结合资料交流安西的情况,体会元二在那里将举目无亲。
②读出敬别酒中的关心。
资料引入3::出示地图,引导学生感受路途遥远。
①从渭城到安西,大约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
②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感知环境的险恶。
③师生接读:渭城是—客舍青青,柳色依依,细雨丝丝;安西是—?
④读出酒中溢满的担心。
资料引入4:元二在和王维离开几年后就病逝了……
①播放《阳关三叠》,介绍曲子。
②配着忧伤低沉的曲子读古诗。
【设计意图:从整体朗读,感知画面,到揣摩重点词,联系背景资料理解,读写结合地想象等,在多层次和方式的读中,步步深入,体悟情中景。】
1.这两首诗,一首不舍中豪放洒脱;一首清新中担忧、惆怅!这就是两首诗不同的景,不同的情。同桌两个人一一对应,说一说。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在哪里,《送元二使安西》送在哪里?
范例:别在滚滚长江之上;送在客舍青青之旁
别在 ,送在 ;
别在 ,送在 ;
别在 ,送在 ;
景物:一个是( ),一个是( );
情感:一个是( ),一个是( )。
它们饱含着对朋友的珍惜!朗读诗句。
【设计意图:紧扣“别”和“送”,利用相照应词语,结合板书,进行画面的铺陈对比,在对比中引发学生体验,入景、入情,同时又是语言积累和表达的实践活动,还是学生的同伴互学,一呼一应,富有情趣。教师的总结提升,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3.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多年后送别自己朋友的情景,结合学习的经典古诗,吟诵经典诗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吟诵经典,学以致用。】
必做:背诵、默写古诗。
选做:推荐阅读《诗美的永恒——同题古诗佳作比较谈》
课中评价:
1.通过古诗朗读,评价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2.通过现象画面、补充内容,评价学生对古诗大意的理解。
3.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的情况,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的水平,以及参与意识等。
课后评价:
1.作业练习:
别在 ,送在 ;
别在 ,送在 ;
景物:一个是( ),一个是( );
情感:一个是( ),一个是( )。
评价标准:能够在时间、环境方面一一对应,并能写出情感的不同,即为优秀;能够写出诗句中的景物,基本对应,并能写出景象的不同,可能用词不恰当,即为良好;能够写出诗句中的景物,并能写出景象的不同,可能用词不恰当,即为达标;不能写出景象的不同,则为待达标。
2.同为送别诗,表达对朋友的( 1 )。不同的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的是对朋友的( 2 ),以及自己对扬州的( 3 );《送元二使安西》表达的是对朋友的( 4 ),以及自己的( 5 )。
评价标准:1、2、4填空能准确填出来,3和5能基本正确,即为优秀;都能填出来,但用词不太恰当,即为良好。1、2、4填空能基本正确,即为达标;1、2、4填空不正确,即为待达标。
3.从这两首古诗学习中,你获得哪些新方法?说具体。
评价标准:答出“通过想象画面,对比异同,体会诗句的情感”,即为优秀;答出“想象画面,内容对比,理解古诗”,即为良好;答出“对比”,即为达标;答不出“对比”,即为待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