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搭石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引导学生学习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体会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本来是四年级上册的内容,但在这学期才上这一课,就只能选择三年级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朗读水平得向下调整一级,引导学习方面得加强。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诗歌导入,引出搭石
1.先听老师朗读一首小诗
故乡是大真大美,故乡是大音大象,故乡的每一块石头,也像明珠闪光!
——刘章《故乡》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应是大音若无声 大象若无形 至美的乐音 至美的形象已经到了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反倒给人以无音、无形的感觉。大真大美其意思大约应是:最美的东西不需张扬,自身也不会张扬。)
这首诗节选自刘章爷爷的《故乡》,你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下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刘章爷爷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潺潺流水声)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轻音乐起)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流淌的小溪。但作者每次想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什么是搭石。
2.刚才同学们读课文很认真,你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吗?谁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说。(学生回答)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出示这句话)
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引读。)
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
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
3.读了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你们说得都不错,和作家刘章爷爷的心是相通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
(相机板书:家乡的一道风景)
三、围绕风景,自主寻美
1. 一起去欣赏这道风景呢?就让我们跟随着刘章爷爷,跟随着家乡的人们一块去走走搭石吧。请大家读读走搭石的段落,找出描写人们走搭石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再想一想从哪儿感受到美?
a.“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你们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协调有序)
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咱们合作着读一读。(指一个小组引读。)
朗读指导:应该怎样走?家乡有一句俗语,叫作——紧走搭石慢过桥 (全班引读)
小结: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
你们还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画面的美呢?(“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我们来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
感情朗读这两个词语。
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音乐)
谁来读?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
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
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数,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过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读(诗变回文中的语段)——
(全班融情朗读)
小结: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指板书)——一道风景
2.面对面“让”石图
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
能谈谈你对这幅画面的感受吗?
3.背老人“过”石图
那么“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生读)
这里边哪个词语最令你感动?“伏”伏是怎样的动作?
“理所当然”什么叫理所当然?人们把什么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引读:)
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曾经也总要——,因为他把这看成——
这位年轻人年老的时候,也会有年轻人——,因为他把这看成——
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
那也就是说,这已经成为山村里淳朴的乡风、民风。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让我们捧起书,读课文的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一行人,两个人,老人走搭石的美。
展开你们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怀抱着宝宝的妈妈来走搭石——假如——
假如胆小的孩子来走搭石……假如拿着行李的外乡人第一次走搭石……假如回娘家的妇女走搭石
假如有残疾人来走搭……假如……假如……谁总会怎么做,人们也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呢?发挥你的想象,先想一想,再说说你心中的假如吧。学生先说再写
六、深化总结,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这真是一道联结人们美好情感的风景!同学们,一块搭石,就是一段协调的舞,姿态婀娜;一块搭石,就是一首谦让的诗,娓娓动听;一块搭石,就是一幅尊老的画,赏心悦目。刘璋爷爷每每回忆起家乡的搭石时,总会深情地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更会由衷地赞叹,(引读:出示最后一段,)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她联结者故乡的小路,也连接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指板书)搭石她既有我们看得见的景美,也有我们看不见但能感受到的情美。也许有一天,这里会架上桥、通上路,也许有一天,搭石在家乡会永远地消失了,但是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美,会永远地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头)
作业:小练笔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方法,在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心感受身边平凡事物中透露出的美好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