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给予是快乐的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理解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四年级的学生聪明活泼,乐观好动,善于学习,乐于思考。学习气氛浓厚,大部分同学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积极性高,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不少同学在学习上好胜心强,乐于学习,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好的学习方法;但也有不少同学非常贪玩,畏惧困难,或是学习方法不当,或是学习习惯不好,致使作业不能及时上交,书写不规范,学习比较浮躁。
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
一、以“快乐”为切口,做好铺垫
1.师:今天,我们来讲一个有关“快乐”的故事。请大家嘴角上扬、心情愉悦地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这个词。(板书“快乐”)指名、全班朗读(快乐就要大声分享,声情并茂,由心而发)
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你能大致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有关快乐的故事吗?(学生概述,顺势再指导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2.故事是从一辆“高大上”的豪华汽车开始讲起,它贯穿故事始终,可以说这是故事的一个线索。(图片欣赏)这样的一辆漂亮汽车在那个圣诞前夜都带给了谁无限快乐?(学生表述)
3.你认为他们每个人在最初体会到的“快乐”是一样的吗?(生答)
4.故事最后又以“快乐”收尾,(齐读: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
5.补充板书,完成课题,理解“给予”。(付出、奉献、分享、关爱、帮助……)带着你的理解和感受再读课题。
6.学生质疑:保罗的内心发生了几次变化?到底是什么让他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 作者通过怎样的写作方法表现出保罗内心的变化?(师引导提炼有价值的问题并板书:变化?原因?)
7.出示“自探提示”,指名读。学生自学探疑。
二、以“读议”为主导,感悟变化
[第一次心理变化]
1.(课件出示)哪句话最能表现出保罗内心发生了变化?(生读句)
2.令保罗吃惊的是什么?如果你是保罗,告诉大家你有这样判断的理由是什么?(学法指导: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语句)
3.想象说话:他面对这样的小男孩会想些什么?
4.理解“不由自主”。保罗为什么会不由自主地向小男孩发出邀请?(内心受到了震动,被小男孩的语言所感动,被小男孩的精神所感染)
5.指导朗读,深刻感悟。师生合作,潜默影响。
[第二次心理变化]
1.(课件出示)你又从哪儿看出保罗的内心又一次受到了深深的震撼?(眼睛湿润了)
2.说说让你最受感动的地方。(品读,交流感受)
3.好多次读到这一段时,我也和保罗一样湿润了眼睛,哽咽了声音,我们都被小男孩纯洁无暇、美好无私的心灵所感动。保罗从心灵深处激发起了助人为乐的强烈愿望,尽自己所能,将这份爱传递。他做了什么?(指名读句)
4.想象:他们都去了哪些地方?
5.(课件)令保罗难忘的是 ( )
令小男孩难忘的是( )
令小弟弟难忘的是 ( )
6.这是爱的力量,这是爱的奉献,这才是真正的快乐。(板书:爱,齐读课题)
三、以“给予”为核心,拓展延伸
1.给予是一种高尚的快乐。“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快速浏览课后的短文,阅读体会高尔基对“给予”的看法。
2.(课件) 师生齐读小诗。根据你对“给予”的深刻体会,模仿诗句用“给予是( ) ”试着表达你内心的感受。(学生练说)
3.想一想:谁是无私给予我们最多爱的人?(父母)我们该怎样和他们分享我们的爱和快乐?我们努力创建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又需要我们每个人怎样的给予?(交流讨论,升华主题)
四、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让你感动的句段。
2.小练笔:给正在奋力拼搏、努力实现承诺的小男孩写一封信,和他交流交流你对“给予”的体会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