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搭石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搭石》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本课内容的编者设计精心,文中配有插图,安排了泡泡语,文后安排了要求认识和要求书写的汉字及思考练习的四个题目。这些内容,提示了学习的重点、学习的方式,为教师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提示。
作为四年级学生,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能联系上下文对有关词句谈出自己的感受,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本课教学一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这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既有学习的基础,也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积极引导,创设学生熟知的情境进行体验,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应该不算困难的。
1.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2.理解“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句子的深刻含义。
一、走进课文---发现美
1.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的搭石?
课件出示: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2.读读这两个句子,说说你的理解。(教师相机板书:风景 情感)
3. 课文许多地方都流淌着美,就让我们一起去刘章爷爷的家乡感受浓浓的乡情。
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在空白处批注感受,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4、指名学生交流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并说说想到了什么画面。
二、品读体味---欣赏美
课件出示:
请同学们从2-4自然段中选择最喜欢的一幅画面,以小组为单位欣赏,体会其中流淌着的美。
1.推荐小组合作交流方式
a、我想读一读课文中的美句。
b、我想说一说自己的感悟。
c、我想画一画文中的美景。
d、我想演一演文中的情景。
e、我想邀请同学(老师)一起……
f、我想……
2.小组展示形式
各小组1号同学为中心发言人,依次4号展示,3号补充,2号点评,其他小组随时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大胆质疑。
3、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情景交融---感受美
小组展示交流
预设一:体会风景美的句子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 你从哪些词体会到这画面的美?
2. 理解“协调有序”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师:你们理解的都很好,让我们也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我们合作着读一读。(指一竖行学生读:前面的……后面的……)指这行问:你们现在走在哪?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里,有信心吗?
师引读:每当上上、下下,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后面的……(4组)
师引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是有人指挥吗?(生答没有)没有人指挥,却这么默契,这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齐:协调有序
师:同学们体会得真好,你们小组不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呢?
3. 师范读“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生展开想象,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下,仿佛看到什么?
4、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们看(点击变成诗的语段)
5、师: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齐读诗)
师: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地走,一遍遍地数,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过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读——(诗变回文中的语段)——再读。
6、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指板书:这的确是家乡的-----生答一道风景
预设二:体会心灵美的句子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1.这真是一幅和谐的画面,能谈谈你对这幅画的感受吗?请小书法家上台(板书:互相谦让)
2.我把这幅和谐的画面画了下来,想展示给同学们看。
3.我们来演一演。
4.好一幅互相谦让图,让我们一同来感受这份美。
5.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互相谦让)的风景。
假如遇到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哪些词特别能打动你,说说你的体会。请小书法家上台(板书:尊老敬老)
2.透过“理所当然”“伏”看出这里的人(尊老敬老)。
课件出示字理图:
师:“伏”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条犬,在甲骨文时代,犬是人类崇拜的一种象征,你看前面那个人腰弯得是那样恭敬,那样心甘情愿。
(展示“伏”字从甲骨文到篆书到楷书的字理变化过程)我们祖先就这样造了“伏”字。
3.展开想象:
课件出示:
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 ( )
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 )
因为( )
4.朗读感受美。
5.所以作者深情地写道──(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画满谦让、尊老的风景。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心里会怎么想?(回答)
2.老人挑选好合适的石头摆好后,又是怎么做的?(表演)
3.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请小书法家上台(板书:为他人着想)我能用我的语言读出对老人的赞美。(朗读)
4.多么可亲可敬的老人,让我们用深情的朗读来感谢他们。
5.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为他人着想)的风景。
四、情感升华---赞颂美
1.教师总结:(指板书):搭石既有我们看得见的风景美,也有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情感美。一块搭石,就是一段协调的舞,姿态婀娜;一块搭石,就是一首谦让的诗,娓娓动听;一块搭石,就是一幅尊老的画,赏心悦目。
(点课件)刘章爷爷每每回忆起家乡的搭石,总会深情地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更会由衷的赞叹:-------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2. 交流学习收获。
五、情景涌现---表现美
课件出示:
小练笔:
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对我很有启发。我也想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
1.学生写,教师巡视
2.指名交流,教师点评
3.教师总结:同学们留心观察,用心感受了生活,抓住了事物特点,描写生动具体,艺术家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就让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吧!
六、走向生活---寻找美
1.召开 “寻找生活中的美”交流会。
2. 借阅刘章的书籍:《刘章诗选》、《刘章乡情诗》、《刘章散文选》。
【板书设计】
21 搭 石
风 景
情 感
为人着想 相互谦让 尊老敬老
《搭石》一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像“搭石”一般在默默无闻中凸现。结合本课教材特点,我在教学中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验、感悟,在读中欣赏、升华, 从而实现教师、学生与课本对话的目的,并在读中潜移默化“美”; 在过渡语、小结语、激情语中渗透“美”,,以“美”作为这篇课文的主线,贯穿课堂始终。努力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肯定、赞赏学生理解词句的方法。
课文中多次出现假设句子。教学中我以第四自然段中句子为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假设句子的意义,然后仿照课文中的句式展开想象,进行说写练习,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语言内化与表达。
本节课我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懂得:老师和他们是平等的对话关系,讲台并非是老师专有的阵地,也是他们神采飞扬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如学生上台板书,展示绘画作品。《搭石》上完后,可以看到课堂上学生们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尤其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展示台的运用,使课堂中的教与学轻松自然。我要学生动笔在文章空白处写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一环节,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学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甚至出现了争抢的现象。
教学永远是一项充满遗憾的艺术。虽然在预设时考虑周全,但在实施过程中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一堂课下来,静心想想,感觉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不足:
我的教学语言再自然些,这样课堂会更生动。老师应聆听孩子的心声,及时捕捉课堂生成,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这样的课堂才是最美,这样才能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多吸取丰富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