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搭石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认读7个生字,正确书写2个生字。
2、能理解“山洪暴发”等词语的意思。
3、阅读课文第1、2自然段,初步感受乡亲们之间相互关心的美好情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具有初步读懂稍长句子的能力。
学情分析
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 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城市的孩子几乎无人知晓什么是搭石,读悟、探究的兴趣应该更浓厚。
学生在本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强化了“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即“变话为画”的阅读方法。教学本课,应注意继续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刻体会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再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促动。同时,四年级学生已会运用查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教学本课,应引导学生通过体会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乡亲们摆搭石的句子,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体会搭石在山村生活的重要。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认读7个生字,正确书写2个生字。
2、能理解“山洪暴发”等词语的意思。
3、阅读课文第1、2自然段,初步感受乡亲们之间相互关心的美好情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具有初步读懂稍长句子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读懂乡亲们摆搭石的句子,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体会搭石在山村生活的重要。
教学难点
从搭石的特点中体会乡亲的心灵美。
上课前,老师给大家推荐一节小诗。课件出示:
故乡是大真大美,故乡是大音大象,故乡的每一块的石头,也象明珠闪光!
自由读,指名读,师问:读着读着你觉得在作者心里,故乡是怎样的?
师小结:孩子们真会思考,简短的一节小诗中读懂了那么多。这位作者名叫刘章。(课件出示刘章照片)有人称他是农民诗人,因为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后来又回到农村工作,在那里生活了13年。家乡的人物,燕山的草木,乃至村溪头的一砖一石,都能涌入他的笔端,生发出浓浓的诗意。
1、咱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搭石》,请拿起手和老师写题目,搭石要写得稳稳的。(师板书课题:搭石,学生读题)
2、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吧,先来考考你们,读读词语。
第一组:山洪暴发 溪水猛涨
(1)指名读。
(2)看到这个“暴” 和“猛”字会让你想象出眼前什么画面?
(3)你能读出这种气势汹汹的感觉吗?
第二组: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协调有序 拖鞋绾裤
(1)指名读。
(2)读出柔美的感觉。
3、读长句子,检查朗读。
词语会读了,那句子敢挑战一下吗?
句子一: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那块搭石不平衡,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开。
句子二: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句子三: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轻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指读长句子,正音,指导读正确、读通顺。
句子读正确、读通顺了,读课文肯定没问题了。请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都写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交流:
预设:生A:课文写了每年秋天,家乡的人们都要摆搭石。
生B: 课文写了人们上工、下工要从搭石经过。
生C:写了人们过搭石要注意平衡。
其实课文的内容很简单,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搭石,以及乡亲们是怎样摆搭石和走搭石的。那么说到现在,究竟什么是搭石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找到相关句子把它画下来。
1、走近搭石。
(1)了解什么是搭石?
课件出示句子: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补充填空,了解什么是搭石?
(粗略地一读,我们知道搭石就是一些石头,那么怎样的石头才可以称之为搭石呢?请大家再细细地读一读,找出其中的重要信息,待会我们进行一个小训练。)
学生齐读句子。
(2)体会搭石的重要。
这就是搭石,透过这一块块石头,你又想到了什么呢?老师在读课文的时候,一边读一边想,想到了很多。比如读到“进入秋天,天气变凉”这里,我就想人们为什么要在这时候摆搭石呢?你能读读课文,帮助老师解决吗?
预设:生A:“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会冲走原来的搭石,或者把搭石冲得不平稳了,所以人们要在汛期过后的秋天重新摆搭石。
引导理解“汛期”------江河定时性水位上涨的时期,一般在每年的五六月到九月。这段时间,因为受梅雨、台风天气的影响,多下雨天气,江河溪流水位容易上涨,引起“山洪暴发。溪水猛涨”。
生B:“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很不方便,所以要摆搭石。
请你把不方便的感受送进句子里,读一读。
我们一起来配合着读读,把“不方便”表达出来。
师生对读,体会搭石的作用:
山洪过后,人们出工要------生:脱鞋挽裤。
收工要------生:脱鞋挽裤。
赶集要------生:脱鞋挽裤。
访友也要------生:脱鞋挽裤。
来来去去都要------生:脱鞋挽裤。
这样的不停地脱鞋挽裤,真是------生:麻烦呀!
一旦到了秋凉之后,溪水变得冰凉,人们就------生:没法蹚着水走过这条溪水了。
所以------生读句子: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而有了搭石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无须脱鞋挽裤。
生C:“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的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我从这里感受到了人们来来往往都要从小溪经过,如果没有搭石,那天凉的时候,人们过小溪就会不方便了。
透过这些细节,我们发现搭石是如此重要,乡亲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搭石,那他们又是怎样摆搭石的呢?咱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细读“摆搭石”,感悟美好心灵。
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乡亲们是怎样摆搭石的?画下自己印象深刻的词语或句子。
(1)学生自学。
(2)交流。
摆搭石(课件出示句子):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那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离去。
预设:生A:我从“急着赶路、一定放下、满意离去”想到上了点年岁的人是很关心过搭石的人们的安全和方便的,哪怕自己“急着赶路”。(把你的体会送进句子中读出来)(学生板书:关心)
生B:我从“一定会、才肯离去”想到上了年岁的人已经习惯这样做了,每当这时会自觉地整理搭石。(带着感受读读这句话)
①无论怎样急着赶路,他会遇到哪些急事?
预设:A、上班 B、看亲戚 C、送友人 D、下田干活------
②所有这些事情都可能碰到,但是------生读句子: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
③请问你这上了年岁的人(面对个别学生),这时,你为什么这样做呀?
预设:生A:我担心搭石踩得不平衡,乡亲们会跌进水里的!(多好的老人呀,想着别人!)
生B:我也是想着要把搭石踩得很稳固,不让后面经过的人跌跤的。(多负责的老人呀,一心想着别人)(生齐读句子)
看来你摆搭石摆出的不仅是稳当的搭石,更摆出了对乡亲们的关心。
摆搭石(课件出示句子)
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生A:我从“早早地摆放好”想到家乡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搭石,人们非常勤劳。(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B:我从“谴责、懒惰”想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搭石如果没有就会被人谴责,也看出人们非常勤劳,厌恶懒惰,(请用朗读表达你的感受)(板书:勤劳)
回过头来再看看对搭石的介绍,你还能发现什么让人感动的细节呢?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透过摆搭石的一个个细节,你觉得这里的乡亲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作者刘章爷爷在那里工作了13年,每年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时常看到这一个个感人的场景,那么,此时他眼中熟悉的搭石仅仅是普通的搭石吗?(不是)
他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板书:构成 一道风景)
反复朗读,表达赞美、感叹的感受。
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怎样的风景呢?请根据自己的感受把句子补充完整。
课件出示:
搭石构成了一道 的风景。
预设:生A :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善良的风景。
生B: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关心的风景。
生C: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细心的风景。
搭石不再是普通的石头,因为它们折射出的是乡亲们的美好心灵,所以他要在诗中这样赞美——学生伴乐读:
故乡是大真大美,故乡是大音大象,故乡的每一块的石头,也象明珠闪光!
再读课文,思考:乡亲们是怎样走搭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