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搭石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 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风景、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等词语。
2.培养学生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的能力。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习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探究体验方法,体会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4.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作为学习该教学内容的四年级学生来讲,已经有三年的小学语文学习经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能联系上下文对有关词句谈出自己的感受,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本课教学将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所描写的平凡事物中所蕴含的美,这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既有学习的基础,也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积极引导,创设学生熟知的情境进行体验,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就是作者刘章爷爷的家乡,那里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每回忆起家乡,作者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1课《搭石》(板书课题)。质疑课题。(课件出示:情景图,配乐)
【设计意图:思维从疑问开始,读题质疑,以疑促思。】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2、全班交流自学情况。(课件出示:3、4)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学,理清课文思路。次教学环节能在阅读实践中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深入文本,探究体验
该环节是本课的中心环节,预设为以下几个方面,具体教学内容视学情和课堂生成情况灵活处理。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采用朗读、默读、圈划、思考、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研读重点一: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出示课件5、6)
1.引导学生抓住“无论”、“只要”、“一定”、“直到”等关联词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交流感受,感悟家乡老人可亲可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2.生感情朗读。学会朗读的轻重音变化,读出感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和用词的准确和精妙,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研读重点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出示课件7
--12)
1.学生朗读本段,找出最能体现画面美的词语。如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词语。
2.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协调有序”的意思,体会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一样美。同时也体会和谐相处,互相照顾的纯朴乡情之美。
3.生朗读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圈画,朗读理解词语等方式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从中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
研读重点三: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出示课件13--16)
1.引导探究,眼前出现几个画面?
面对面过桥和老人过桥两个画面。体会互相礼让,敬重老人的传统美德。
3.生朗读体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反复品读中感受,从而走进淳朴的民情,感受美好的民风。】
(四)总结课文,升华内涵
师指导联系课题,是学生明白“搭石”不是普通的石头,是善良淳朴的乡亲。体会课文最后一段所表达的情感。
【设计意图:深入体会,升华情感,感悟普通“搭石”中所蕴含着的崇高的人性美,感悟文本的表达方法。】
(五)布置作业,练习巩固
1.抄写生字、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根据课后小练笔的要求,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恰当的练习,积累语言文字,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平凡美。】
七、板书设计:
21 搭 石
摆 为人着想
家 乡 的 一 道 风 景 走 协调有序 景美人更美
让 谦让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