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母鸡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如怨如诉、颤颤巍巍、趁其不备、慈爱、凄惨”等词语,理解象声词在本课的作用,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母鸡的叫声、动作、神情的方法,抓住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由于这个单元的前几篇文章都是通过事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的,学生对此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而本文是略读课文,与前几篇的不同之处在于人物情感的变化,所以,根据课型及学生实际,本课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感悟和启迪。
重点: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难点:体会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1.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我们认识了高傲的白鹅、有海军上将派头的白公鹅,能说说在老舍先生笔下的那只猫有什么特点吗?
2.猫既古怪,又可爱,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一、出示要求:
1、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2、比较一下,《母鸡》和《猫》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二、初读感知,了解感情
1、通过预习谁能回答第一个问题(回答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2、从讨厌母鸡到喜欢母鸡这是作者的情感起了变化,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直接描写对母鸡情感变化的句子,用“——”画出。
3、质疑: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要问的吗?(打上小问号)
(预设:老舍先生为什么讨厌母鸡?他后来为什么又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三、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1、品母鸡之短,体会讨厌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让人讨厌,是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写的?
大声读1~3自然段,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2、品过渡段,体会感情的转变
后来他却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他的感情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的?在哪一段?
出示课件:“可是,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3、品母鸡之长,体会母爱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在4—8自然段中这只令人讨厌的母鸡又给你留下怎样深刻的印象,可以勾画做批注,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这又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小结: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它变得如此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母爱)
四、学习9——10自然段,品赏尊敬。
作者被母鸡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母爱深深震撼了,这是作者对日夜操劳、无私无畏的伟大母亲发自肺腑的崇高的敬意。
《猫》和《母鸡》都是老舍爷爷写的,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呢?同桌交流
在我们身边,并不缺少爱,缺少的是发现“爱”的眼睛。同学们,请用你的笔,,以“爱”为话题,采用总分的段式写写对父母感恩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