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继续品读叶老先生的品质,会运用抓关键词体会的方法。
2.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并迁移运用实践。
四年级的学生经过近一个学期的抓关键词品读的训练,已经逐渐具备有这样的能力,特别是能够感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魅力,能够沿着认识--实践--迁移的学习轨迹主动学习。
1.品读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人物形象。
2.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并且可以运用。
上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叶老先生为肖复兴修改作文,不仅学到了修改作文的方法,更感受到了叶老先生的人品和作品是这样的了不起,怪不得肖复兴这样感叹:(读)
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1.这节课,我们将跟随肖复兴一起到叶圣陶家做客,去感受叶老先生的为人,看还能从中学到什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6至10自然段,你感觉叶老是个怎样的人?画出描写做客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批注。
交流学习自己画的句子,画了哪句读哪句。
(预设)
生:那天下午,天气很好。我来到叶老先生住的四合院。
生:叶老先生见了我,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
预设:抓住“握手”体会:为什么握手能够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一个握手体会到什么?(他不做作,他非常谦虚,哪怕遇到初中生,他也跟他握手,不像有的作家,理也不理。)
生: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
预设:抓住“交谈融洽”体会:怎样交谈?谈些什么?作者的感受?
(叶老先生是一个对人一丝不苟、不小瞧人,对人都是平等的。关心青少年)
生:这一年暑假,语文老师找到我,说:“叶圣陶先生要请你到他家做客。”我感到意外: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初中生!
预设:居然: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觉得出乎意料?(叶老先生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
刚才我们透过关键词和观察插图,还有展开想象,让我们感受到叶老先生对普通的中学生一点架子都没有,非常地平易近人,这足以看出,他很关心下一代和他可贵的人品啊。
1.你们看6-10自然段,这几句已经把做客的情景描写得很清楚了,那其它的内容都是讲什么的?自己看看书,写什么的呢?
(叶老先生家四合院内爬山虎的样子。)
2.你们看看这幅图,在叶老先生家的客厅里,有写字台,沙发,盆景,为什么他只写了爬山虎呢?同学们别急于回答,找到描写爬山虎的句子,你就能明白了。来自己找一找,读一读。
预设:
1)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你们能读出什么画面来。
自由读。
预设:我看见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像柔软的小精灵一样在客厅的沙发上跳跃着。
你看到这样的画面,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我们想一想,肖得兴马上要看到大作家了,你们马上就要看到大作家了,心情是怎样的?来,请你说——
非常激动。
非常高兴。
特别兴奋。
小结:他就是带着这份自豪,激动,兴奋去到叶老先生家看到了这样一片爬山虎,谁能够把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来,请你读——
(指名读,随机指导)。
为什么作者要写爬山虎,他就想借着爬山虎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借助爬山虎的绿意盎然来抒发刚到叶老先生家的心情激动高兴,这就是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咱们在写作中也可以用上这种方法。
2)你们能用刚才老师教给你们的想像画面法,读好另一处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吗?来,找一下,来,请你读。
生: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师:孩子,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我仿佛进入了绿色的世界里,我感到这一墙的爬山虎绿得那么自然,感觉看着非常舒服。
师:此时是肖复兴将要离开叶老先生的家时,所看到的爬山虎的样子。孩子们,你说,跟叶老先生交谈一个下午,交谈得这么来劲,叶老先生都跟你说了什么呀?
想想,叶老先生可能会对你说……请学生说。
是呀,孩子们,通过融洽的交谈,使肖复兴树立了通往未来写作之路的信心啊。所以此时的爬山虎绿的浓郁,显得虎虎有生气,作者又再一次的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就让我们把这段感情送回到这段话中读一读吧。
生齐读。
小结:孩子们,正是作者带着叶老先生给他的这份希望,他就如同爬山虎一样就不停地向上攀登。最后终于成为一名作家。
3)在这两段的描写当中,由于时间的不同,作者的心情也不同,所看到的爬山虎的样子也不一样。但是这两段描写有个共同点,你发现了吗?来,请你说。(爬山虎郁郁葱葱)
这绿得浓郁的爬山虎,象征着什么呢?
小结:碧绿是希望!咱们读书就要努力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作者的心中啊,这绿就是象征着希望。所以作者很庆幸,读:
(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希望,它就如同爬山虎一样变得虎虎有生气,成了我国著名的作家呀。难怪课文最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请同学们读——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师:孩子们,1988年叶老先生逝世了,1992年,肖复兴提笔写下了这篇文章,回忆30年前他的年少的成长故事,他心存着感激与怀念,写下了这句话呀,请读——
生: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师:孩子们,30多年过去了,他没有忘记叶老先生,没有忘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因为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已经印在了他的生命里。让我们把这份情,化成一份感激一份回忆,再读课题——
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迁移借景抒情的写法:
现在带着兴奋的心情和带着悲伤,分别写写走在路上看到的景色,借景抒情,不同的心情,即使相同的景色写出的也是不同的。
我的心情糟透了,走在路上,看到
我可高兴了,走在路上,看到
学生谈谈收获,老师梳理。
1.这篇文章学到的叶老先生的品质。
2. 学到的修改作文的方法。
3. 学到的借景抒情的方法。
(这节课,我们不仅再次感受到了叶老学生的人品和作品,更学到了借景抒情的方法。)
推荐阅读肖复兴的《我的读书笔记》
或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