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秦兵马俑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清课文脉络,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激发民族自豪感。
这篇课文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描写细致。特别是介绍兵马俑的两个特点都用了总分的写法,学生很容易理解。教学时引导学生多读,理清课文脉络,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重点: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难点: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激发民族自豪感。
1. 36年前,也就是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发现了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这个发现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板书:秦兵马俑)。
2 “俑”是什么意思?俑是葬墓中的陪葬品。齐读课题。
秦兵马俑到底是怎样的?课文中有一句话也可以说是一段话概括的非常好。请大家迅速默读课文一遍,找一找,用笔画下来。
1、交流。据学生汇报写板书。(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2、读读这句话;(据学生汇报出示这段话课件)圈画关联词语“不仅…… 而且”。
3、轻声读,思考这段话是——句,在文中起——作用,——承上,——启下。(课件出示)(高段教学把握篇章训练)
4、想一想,课文中哪些文字在写规模宏大?哪些在写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划分段落,理清思路)。
5、交流;点明课文就是从这两方面来具体介绍兵马俑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抓关键词、句,感悟规模宏大(学习第2自然段)
请大家拿起笔,用心地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最能让你感受到规模宏大的词语或句子,一会交流。
2、 生读书,师巡视。
3、 交流。(根据学生交流,在咀嚼文字中感受规模宏大。)
4、引导学生归纳,秦兵马俑规模宏大主要表现在:(1)占地面积大;(2)兵马俑数量多;(3)军阵排列有序。
5、引导学生说出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作比较;举例子;列数据。倡导以后在习作中运用)
6、放视频真实感受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7、学习第4自然段。
(1)、(出示课件)请看将军俑,说说自己感受;(用一个词语或句子都可。)
(2)、读课文中文字;
(3)、评议读书,抓住将军个性特点说;(可用文中词语)
(4)、男同学齐读,读出将军的神勇与气势。
8、学习5—9自然段:出示自学要求
9、自学5-9自然段,完成:
(1)读一读,画一画,看看兵马俑各有什么特点?你从哪看出来的?
(2)议一议,演一演你喜欢的兵马俑。
学生学习,教师巡视,相机点拨
10、交流;概括各类俑的特点;读读。
件件兵马俑都是珍品,都是宝物,真让人惊叹啊!据说在这成千上万的兵马俑中竟然找不到两个神态一样的陶俑。不信,请看第10段。
11、学习第10自然段
(1)、找找看,有几个分号?写了几种姿态?点明是排比句。
(2)、师生对读写姿态的句子。(提示大家把文字想象成画面读)(3)、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并学习运用。(课件出示)
(4)、就这几种神态吗?(提示学习中标点符号也不应该落掉。)(5)、仿写一、两个句子。(提供神态图片,课件出示)
(6)、交流或展台上打出;评价学生。
面对这雄伟壮丽的秦兵马俑,你最想感谢谁呢?生发言,师归纳,感谢劳动人民;感谢秦始皇;感谢发现兵马俑的人。
走出去,游览家乡景点,仿照文章写法,完成一习作,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