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书写“燥”字,掌握字的穿插挪让的写法。
二、通过叶老先生为我修改作文和邀我去他家做客的事情,感受叶老先生的一丝不苟和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三、找出两处描写爬山虎的地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通过对重点语段的研读并且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刚接触到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深入浅出,初步尝试利用身边的事物简单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重点:感受叶老的人格魅力,体会作者的心情。
难点:找出两处描写爬山虎的地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书写“燥”字,掌握字的穿插挪让的写法。
二、通过叶老先生为我修改作文和邀我去他家做客的事情,感受叶老先生的一丝不苟和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三、找出两处描写爬山虎的地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感受叶老的人格魅力,体会作者的心情。
找出两处描写爬山虎的地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齐读课题。
1、谁能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题,质疑。
3、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为什么作者要以“爬山虎”为题呢?到课文中去找一找答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齐读课题。
1、谁能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题,质疑。
3、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为什么作者要以“爬山虎”为题呢?到课文中去找一找答案。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一)“夏日的燥热——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1、再读这句话,找出需要写的生字“燥”。(屏幕出示“燥”字)
(1)仔细观察,说说你想怎么书写它?
(2)师示范写,学生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火”字旁的书写,知道为什么这么写么?【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自主发现“火”字作为偏旁时,短撇与最后一笔捺的间架结构,指导字的穿插挪让的写法】
(3)生仿写,组词。
2、夏日的天气是燥热的,可作者的心里却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同学们请你们再来读一读,细细的品味。想一想,你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指一人读后,学生自由畅谈)
3、此时此刻,作者的心情如何?
4、作者为什么而高兴呢?其实秘密就藏在课文的前半部分,请你们做个细心的孩子,快去前面的部分找一找吧?
(1)汇报:获奖、叶老为我修改文章、写评语(板书:修改)
(2)在文中找一找,叶老是如何帮我修改文章的?(板书:一丝不苟)
【设计意图:通过对前半部分的再次理解通读,重点抓住叶老为我修改作文的事情体会叶老的一丝不苟,从而深刻的领悟到作者的由敬佩而激动的心情。】
5、三次导读:
能得到叶老的帮助与指导,使我的写作能力大大提高,那可谓是受益匪浅——所以,当作者“刚进里院,一墙绿绿的爬山虎……”(学生接读)
叶老那简短而真挚的评语,对小作者今后的写作也树立了信心——所以,当作者“刚进里院,一墙绿绿的爬山虎……”(学生接读)
他又是一位知名的大作家,能得到他的邀请,真是喜出望外啊!——所以,当作者“刚进里院,一墙绿绿的爬山虎……”(学生接读)
6、同学们读的一次比一次好,那从这段话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感受到小作者高兴而激动的心情呢?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自主感悟,学会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其中深刻的内涵,进而理解小作者的心情。】
7、如此优美的语言,让爬山虎富有了生机,也借着爬山虎表达了作者的这份高兴与激动,这样的写法就是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板书:借景抒情)【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什么是借景抒情。】
(二)“落日的余晖——虎虎有生气。”
1、指一名学生汇报朗读,评价。
2、齐读
3、浏览8、9自然段。
4、说一说8、9自然段写了什么?(板书:见面)
5、如果结合这幅插图你的理解会更深刻的,出示插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板书:和蔼可亲)【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通过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去感悟叶老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
6、正是叶老的这份和蔼可亲,这份一丝不苟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课件出示)“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生齐读。
7、从这一段中,你又能通过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呢?
8、是呀,正是叶老这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让我对未来的写作之路充满了信心,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动力!
1、小作者就这样,像爬山虎一样,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向上攀登,最后成为了我国著名的大作家,所以,他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那片爬山虎在眼前总是那么绿着。”
2、1988年,叶老逝世了,1992年肖复兴写下了这篇,回忆30年前,他的年少成长的故事,他一定心存感激与怀念,写了这句——“那片爬山虎在眼前总是那么绿着。”
3、30年过去了,他没有忘记叶老,没有忘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让我们把这份情化成一份感激与一份回忆,再读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1、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为什么作者要以“爬山虎”为题呢?相信大家一定有了答案。
2、小结:像这样,借着一定的景或物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这就是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设计意图:由形象到抽象,再次深化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3、你能运用这样的写作方法来填写这段话么?(课件出示)
4、学生自由填写。
5、展示朗读,其他同学猜心情。
希望同学们能学以致用,像小作者一样步步高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