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给予是快乐的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饶有兴趣”“宽裕”“羡慕”“神气”等词的意思。
3.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的美好心灵。
我们四年级共有44人。其中男生25名,女生19名。四年级的同学各个聪明活泼,乐观好动,善于学习,乐于思考。学习气氛浓厚,大部分同学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积极性高,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不足的地方就是学习比较浮躁,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不少同学在学习上好胜心强,乐于学习,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好的学习方法;但也有不少同学非常贪玩,厌倦学习,畏惧困难,或是学习方法不当,或是学习习惯不好,致使作业不能及时上交,书写不规范,学习基础薄弱,成绩不理想。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从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中体会他他们的心理,并凭借语言材料,在反复的朗读中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的真实感受。
教学难点
领悟“给予是快乐的”内涵,懂得从小要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情操。
轻松导入,引发情感
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熊熊的火焰,点燃生命的希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爱的文章,第24课《给予是快乐的》
我们都知道得到东西的时候往往是快乐的,可付出给别人东西的时候又怎么会是快乐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地大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1、认读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2、(出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梗概,学生试填。
3、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1.这些人物间都有谁给予了谁什么?
交流:△保罗的哥哥给予保罗一辆新轿车。△小男孩许诺要给予弟弟一辆新车。△保罗给予小男孩他的弟弟乘自己的新轿车兜风的机会。
2.课文中保罗错了几次?错哪儿了呢?下面我们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进一步研究。
1.通过读文,我们都知道:圣诞节快到了,保罗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作为圣诞礼物。
设身处地的想象:假果我就是保罗,你是保罗的朋友,看到我的哥哥送给我这样一件礼物,你有什么话想对保罗说?
2.保罗以为小男孩也羡慕他有这样一位哥哥
3、那小男孩的表现为什么会使保罗会产生这种错误的想法?原因是什么?快速自由阅读1—5节,找找令保罗错误的原因,能找几个就圈几个,看谁最仔细。
4、交流句子:
(1)出示:圣诞节前一夜,保罗从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看见一个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有时候伸手轻轻地摸一下,满脸羡慕的神情.齐读。
(2)出示:“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读一读,读出小男孩的吃惊。分角色朗读。
可是男孩却说:(出示对比句子)“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指读,重音落在不同的词语上,感受是不同的。
5、出示:小男孩不是( ),而是()。
小结:学习本课以后,我们知道,保罗的哥哥因为( )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 )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 )而感到快乐。
是啊!不论保罗的哥哥、保罗,还是小男孩,他们的快乐都是给予了别人,关爱人的快乐,所以他们才体会到快乐,让我们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吧!
一、用“\”划去字不正确的读音。
残(cán chán)疾 衣着(zhuó zháo)
抚摸(mē mō) 饶(yáo ráo)有兴趣
二、选词填空。
光芒 光辉 光亮光彩
1.李明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全班都很( )。
2.太阳的( )普照大地。
3.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 ),也坐了进去。
4.山洞里一点儿( )也没有。
三、我能判断句子。(在是比喻句后的括号里打“√”)
1.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你。( )
2.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
3.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 )
4.卡罗纳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
1、课下多帮助别人,体会给予的快乐。
2、读一篇关于爱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