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白公鹅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出示图画(丰子恺画的白鹅),说说丰子恺先生笔下的这只白鹅有怎样的特点。
2.出示图画(《白公鹅》文中的插图),说说图上这只白鹅是什么样,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3.两幅图描绘出白鹅的不同形象,不同的作家对白鹅也会有不样的描写。俄国作家叶‘诺索夫是怎样描写这只白鹅的?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来认识这只白公鹅。(板书课题)
1.学生自读课文。
自读提示:边读边动笔,画出要求认读的字,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读准字音,标出不懂的词语,把课文读通;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交流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词。
腔调 掂量 涟漪 无忧无虑 属于 主宰 军衔 荣膺 车辙 细翎 厮打 耀武扬威
腔调 车辙 涟漪 勾当 鱼饵 禽类 熬汤 荣膺 攀谈 掂量 率领 厮打
指名朗读,正音,强调“勾当、率领、熬汤”等多音字。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写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这两方面的内容。(板书:步态活动)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请大家默读课文,画画重点词,找找重点句。
2.说说白公鹅留给你的印象。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词语。
(派头十足) (威风凛凛) (耀武扬威) 白公鹅 (引人注目) (自由自在)
3.白鹅的这些特点,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课文是怎样具体写的?再读课文,交流讨论。(在交流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学习重点句段。)
(1)“派头十足”的特点。
“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体会拟人手法的形象运用,边读边想象白公鹅的“派头”。) 体会作者语言的诙谐轻松。
(2)“步态优雅…慢条斯理”的特点。
4.这只白公鹅让人喜欢吗?
(1)作者对白公鹅的情感怎样?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①老师可参与交流讨论,引发思辨。如:“有多少次,它径直把我罐头筒里的鱼饵咽进了肚里,有时还拖走挂着鱼饵的钓绳。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因为它自认为是这条河的主宰。”这个句子是否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在交流讨论中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无可奈何中同样透出了对白公鹅满心的喜爱。) 事实如此吗?
(2) 出示句子,读一读:它要是知道了连它自己也属于村里的少年斯焦普卡——他愿意的话,就可以把它抓起来,交给母亲,用它和鲜白菜一起熬汤喝——那可就要大吃一惊了。
(3) 理解两个破折号的作用:转移话题;如果不用破折号这个意思应该怎样表达?
(4) 对白公鹅这种放肆的行为,我为什么不采取措施,再读这两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5) 读课文第一段,体会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
(6) 小结:白公鹅走相慢条斯理,玩起来大胆放肆,但在作者的笔下,这一切都让人觉得这白公鹅是那么可爱,我们禁不住也和作者一样喜欢上了这只白公鹅。
②老师可相机简介《白公鹅》后半部分的内容,感受作者对白公鹅伟大的父爱的敬重与赞美。
(2)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表达出喜爱之情。
(7) 如果大家读完叶.诺索夫笔下《白公鹅》整篇文章,大家一定会更加喜爱这只派头十足的白公鹅的。(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
(二)、边阅读边合作完成表格比较两只鹅有什么异同点
《白鹅》
《白公鹅》
姿态
伸长脖颈 左顾右盼
海军上将的派头
步态
大模大样
慢条斯理
叫声
严肃 认真
大声叫唤
吃相
三眼一板 一丝不苟
从从容容 不紧不慢
1.比较默读《白鹅》《白公鹅》,讨论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 结构上:先总体介绍特点,再从几方面具体写。《白鹅》是叫声、步态、吃相三方面;《白公鹅》是走相、玩相两方面;
(2) 描写方法上,都赋予鹅人的感情,把它们当作人来对待,让人觉得亲切可爱;
(3) 运用反语,写出鹅的可爱,突出对鹅喜爱的感情。《白鹅》中的“鹅老爷”“架子十足”“不胜其烦”;《白公鹅》中的“上将军衔、勾当、主宰”
2.结合板书,重点体会作者“抓特点,写具体”的方法。
3.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运用“抓特点,写具体”的方法,重点说说它的形态、活动,或习性方面的某一特点。(先说后写,可布置学生回家“小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