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搭石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脱鞋绾裤、协调有序、风景、理所当然”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紧扣中心句,想象画面,感知课文,寻找由搭石构筑的风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发现美,感受美。
《搭石》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二篇课文,本组的阅读主题是“人间真情”,前面已经学习了《古诗二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对于人间的离愁别绪有了初步感触,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学习《搭石》,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同时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1.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情景中,体会到心灵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⒈出示各地风景图片,学生欣赏。
⒉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一道独特的风景,这道风景不但需要我们用眼睛去看,更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图片导入新课,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⒈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借助字典,如果哪句话或那些内容读不懂把它划下来,在旁边打上问号。
⒉检查生词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查字典理解“”的意思;指导多音字“行”的读音。)
3.交流读不懂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 “上工、下工”什么意思?
(2)“紧走搭石慢过桥”什么意思?
(3)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4.重点解决第三个问题,先读懂什么是搭石。
5.理解了什么是搭石后,引导学生结合课前看到的图片理解风景的含义。
6.质疑激趣,搭石就是普普通通的石头而已,为什么它能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呢?这又是一道怎样的风景?
7.默读课文2—4自然段,边读边划出人们走搭石的句子。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质疑,以疑促思,搭石——风景?是学生所不能理解的,而这个问题恰恰是课文的重点更是难点问题,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一)、“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读句子,抓住关键词语概括出这段话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2.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时他是怎样做的?
3.理解体会“伏下”的深刻含义。
4.创设情境,理解“理所当然”。“理”是什么意思?这段话中的“理”指的是什么?
5.联系人们走搭石的句子说一说,乡亲们还把什么事看成是理所当然的?
6.学生交流,老师归纳总结,升华情感。
【设计意图:“理所当然”是文章的关键语句,这个词语也是最能体现人性美的点睛之笔。不仅要理解字面的含义,还要透过字面理解引申义,以及把这个词放在整体的语境中,联系上下文去体验,让学生体验到人性的善美,把词语教学和生活感受密切的联系在一起,有助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使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
(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生自由朗读。
2.指名读。
3.教师范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学生注意听老师读的和同学读的有什么一样?
4.老师读的快一些,为什么要这样读?
5.引导学生说出走搭石的时候要快走,理解“紧走搭石慢过桥”的意思。
6.推荐学生配乐美读。
7.师生合作读。
【设计意图:顺情而导,缘情而读。让学生在与文本反复朗读中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
再次出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1.课文学到这,你觉得构成家乡这道风景的仅仅是搭石吗?还有谁?
2.(相亲们)是啊,走在搭石上的乡亲们才是搭石这道风景中最美丽的风景。你现在知道为什么说搭石够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了吧。
3.有了这样的理解和感受再读这句话。
4.总结升华,齐读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搭石及其人文内涵的理解和体验,唤起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