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颐和园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课11个一类字,认读7个二类字,读准“长廊、佛香阁、排云殿”等生词,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通过勾画文中表示游览顺序的句子,学习作者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结合表示游览顺序的四句话加上文章的首尾段,感受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3、能够找出描写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等景物特点的词句,体会描写景物的方法,通过美美的读体会课文优美的语言,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通过万寿山一段的学习,体会作者按顺序描写景物,文章层次分明的写法,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和运用比喻对景物进行细致刻画的写作方法
1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动,对新鲜事物好奇,但生活经验有限,对颐和园缺少感性认识,很难理解文中描绘的美,所以我准备了课件,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颐和园,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的感受颐和园的美。
2本篇文章是一篇游记,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按游览顺序来写并不费劲,但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具体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以万寿山一段为例,通过寻宝来激发学生兴趣,找到写一处美景的方法。
~教学重点: 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难点: 1、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体会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1、正确认读生字,读准“长廊、佛香阁、排云殿”等生词,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通过勾画文中表示游览顺序的句子,学习作者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结合表示游览顺序的四句话加上文章的首尾段,感受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3、通过美美的读体会课文优美的语言,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通过万寿山一段的学习,体会作者按顺序描写景物,文章层次分明的写法,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和运用比喻对景物进行细致刻画的写作方法
~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熏陶。
1、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体会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孩子们,喜欢旅游吗?去哪玩过?学生自由说
师:你能在去过哪儿前加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吗?我去过怎样的地方
师:你们去过的地方可真多,你们就应该利用假期行万里路,游赏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把旅游中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下来,像这样的文章就是游记----
-[板书:游记]。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游记!
板书:颐和园 这里面便有写游记的法宝,想学吗?
好,下面我们就到最热门的旅游点北京去游——颐和园
2打开书,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自由读书,勾画出作者游览后的总印象,指名交流。
3一起读两句话,此时,你最想做什么?
小结:是呀,读了这些话,一下子让我们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憧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写下游览后的总印象,这可真是个好办法。
1作者去颐和园都游览了哪些景点?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画出表示这样的顺序的句子.
随着学生交流课件出示:
(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2)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3)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4)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2交流写这些句子的作用
其他同学和他找的一样吗?你们真厉害!在这么短的时间便找出来了,能告诉我窍门吗?作者为什幺要写这些句子?不写可以吗?
师:这些句子的好处可真多,看来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是写游记的又一大法宝。板书:游览顺序
让我们分组读一下这些句子。
过渡:我们就这样跟作者走了一趟,旅游到此结束,游览到此结束,可以吗?为什么?我们只是走了一遍,却不知什么样子,这个地方美在那里,就这样结束了,我们就白来了,门票就白买了,所以咱们旅游时不仅要一个一个景点游,一个一个景点细细地赏,写的时候也要把每个景点做具体而生动的介绍,这样才能把一个个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
板书:美景
小结:孩子们,你们看,把游览后的总印象放在开头和结尾,中间是一处处美景的描写,用表示游览顺序的句子连起来,这就是一篇完整的游记。
1作者眼中的颐和园这么美,你想不想去看一看?我们去登万寿山好不好?无限风光在险峰嘛!刚才是老师陪着你们去寻找写游记的法宝,敢不敢自己去寻找写美景的法宝呢?准备好了吗?寻宝之旅现在开始。
课件演示,师描述:此时我们已经登上了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现在你们每一个人的眼睛都是一架摄像机,一定要拍下最美的景色,一会儿还要把你看到的景色介绍给大家。摄像机准备,对准美景,开拍。
2播放视频,学生欣赏
3交流拍下的美景
谁能用一段话介绍一下万寿山的景色?
出示: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面,——————————————————
3预设:(如果不会)怎么都不举手了?我猜猜看,是不是觉得不知怎么说,觉得说不好? 没关系,想不想知道作者是怎样写的呢?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学欣赏
4你觉得作者写的好吗?自己读读课文,体会一下好在哪里?
学生自读体会,并作批注。
5指名交流
预设: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并通过读来体会比喻句的好处,
(2)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的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联系上下文和换字的方法体会“滑”字的妙处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引导学生体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
(4)顺序
由向下望,正前面,向东远眺这些方位词看出来由近及远的顺序
师生合作朗读
6师:好了,孩子们,作者写的这么美,他用到了几个法宝,这些法宝就藏在这些文字中,其实刚才有的同学已经提到了,下面和小组的同学快速的找出来,看哪组同学找得快,找得多
学生汇报,老师揭宝
师小结:看来,描写景物非常简单,那就是顺序+生动形容,准确比喻=美景
1你能不能用学到的法宝也写一处美景呢?
出示快乐级和挑战级
快乐级:
仿照万寿山这一段的写法,用顺序+ 生动形容、准确比喻=美景的方法写自己登山后看到的美景
挑战级:用顺序+ 生动形容、准确比喻=美景的方法,写自己旅游时印象最深最美的一处景色
2学生练笔
3评点:你觉得她写得好吗?用了哪些法宝。
设疑激趣结束:孩子们,寻宝之旅可以结束了吗?还不可以,因为在长廊和昆明湖的描写当中还有很多写美景的法宝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我们的寻宝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