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古诗文教学更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和感染。基于以上认识,我确立以“情”为切入点,通过“触景情更深、世事难料情难舍”层层推进的诵读来帮助学生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实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引导学生诵读是经典诗词教学之根本,诵读是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感知活动,“读”是主线,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读准、读通、读出节奏、读出诗韵、读出诗情,层层递进,显象诗意。
1、读准字音,正确书写“陵”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借助图片、课件、注释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3、激发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好习惯。
重点: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美景。
难点:体会诗中意,读出诗中情。
一、初读古诗,粗知诗意
1、读题,指导“陵”的写法。
2、解题。
3、初读古诗。
⑴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⑵指名读,读准字音。
⑶读出诗的节奏感。
二、细读古诗,品味诗意
1、生借助注释,逐字逐句地读懂古诗,和同桌一起交流,相互启发,再试着说说每句诗句的意思,也可以把不懂的做上记号。
2、全班交流诗句意思。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A、理解“西辞”、“下”的意思。
B、重点理解“烟花三月”的美景。欣赏烟花三月的图片,用优美的词语和诗句描绘这美丽的景色,品读诗句。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A、理解“孤帆”、“尽”、“唯”的意思。
B、重点理解诗句意思。
C、品读诗句。
三、精读古诗,感悟诗情
1、感悟“孤帆尽”的内涵。
2、感情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此时李白的心中在想些什么呢?课堂小练笔。
四、再读古诗,升华诗情
一读:师配乐范读。(引情)
二读:师设境引读,生接读。(入情)
三读:指名进入角色读。(悟情)
四读:全班配乐读。(激情)
五、拓展迁移,回味诗情
1、赏读李白为这次送别又写下的一首五言诗——《江下行》。
2、再次深情吟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布置搜集送别佳作。
附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孤帆尽 情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