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乌塔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知识目标:认识生字、新词,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德育目标: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思考作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自主能力?
4.创新目标:引导学生自学,自己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考
1.根据同学们的看法不同,现在我们自愿结组,喜欢乌塔,特别赞同她的做法的在一组,其余的在一组,大家分别商讨、学习,用书中的语言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教学目标
1.能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说出词语的意思。
2.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读后从中学习独立自主的品质。
3.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的精神。思考我们平时应该怎样独力?
4.引导学生自学,自己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考。
重点、难点:
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
学前分析:
学生课前预习,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欧洲国家和城市的资料;教师制作教学幻灯片。
(-)教师教法
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描写乌塔独立的句子,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研讨、全班汇报交流。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在讨论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导引目标
1.同学们,你们出去旅游过吗?去过哪里?怎么去的?给大家说一说。今天学习我们一篇和旅游有关的课文《乌塔》。这篇文章大概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
学法引导
教师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在讨论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回顾内容,提出疑难,展示自学;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创设条件
1.教师引导这是一篇叙事文,课文的时间、地点、人物同学们能说出来吗?
2.置疑: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个游欧洲,确实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请结合课文内容,小组学习,谈一谈乌塔身上具有什么性格特点?
3.畅所欲言,课文里是怎么叙述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引起学生思考、讨论,并让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乌塔的性格特点板书到黑板上,这对学生是一种肯定,一种锻炼。
板书:热情活泼、安排周密、计划性强、思想独立、热爱生活。
三、深入研究
1.激情:乌塔和中国小学生不同在哪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哪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呢?现在,请同学们自愿结组,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分组讨论:
(1)乌塔的说法和做法好不好? 我们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
(2)自立精神与冒险有什么区别?怎样才算自立?
(3)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受到了什么启示?
2.得出结论,达成共识。
板书:学会自强自立
3.小结,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a、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b、一人外出,要有家长同意和充分准备。
c、要像乌塔一样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
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时间才能锻炼出来。
(深入研究课文内容,扩大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空间。同时,学生广泛地查询资料,学习知识,流利地表达,这样,不仅涉入了知识,又锻炼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教师小结
1.本篇课文学完了,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五、课堂作业
1、一锤定音(用“──”标出字的正确读音)
漱(sù shù) 惬(qiè jiá) 逻(luó lóu)
辑(jī jí) 码(mǎ má) 驳(bó bò)
2、我会填合适的量词
一( )席梦思床 一( )旅行票 一( )书
一( )金发姑娘 一( )矿泉水 一( )心
3、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写词语)
(1)、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别人跟自己不同的看法。( )
(2)、很满意、很舒服。( )
(3)、不知怎样回答对方的问题。( )
六、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