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给予是快乐的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从文中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
课前活动:听音乐,说有关圣诞节的话题。调动学生积极性。
一、复习导入,新旧衔接
谈话:孩子们,你们来到这个教室,看到大屏幕上的内容后,你发现我们今天将要学习哪篇课文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第六组课文的最后一课。你们还记得第六组课文是围绕哪个字来展开的吗?(爱)老师要考考大家。
1.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中《古诗两首》表现了朋友间真挚的爱,《搭石》体现了乡亲们淳朴的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现了爱的奇迹,《卡罗纳》诠释了爱的真谛。
2.谈话: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给予是快乐的》,又将为我们带来什么呢?板书课题。
3.释题。给予即付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谈话:刚才我们知道了给予的意思,老师就纳闷了,为什么付出了还会是快乐的呢?你们觉得奇怪吗?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我们的课文。
1.老师播放课文朗读视频,学生听课文范读。
2.出示学案,检查预习情况(学案1--3题)。
三、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谈话:孩子们,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我们的这篇文章有很多的地方都让我们感到出其不意,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你们想知道是那些地方吗?
1.(出示学案第6题)课文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用﹏﹏画出来。并在旁边写出为什么出乎你的意料?
2.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3.交流汇报。随机出示以下句子,引导学生说明原因。
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
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
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了屋。不一会儿他出来了,背着一个小孩,显然是他的弟弟,看上去腿有残疾。他把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两人紧靠着坐下。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晚上。
4.出示:“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结合文本内容,体会“给予是快乐的” 这句话的含义。(学案第4和第5题)
订正学案:保罗的哥哥因为( )而感到快乐,男孩因为( )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 )而感到快乐,男孩的弟弟因为( )而感到快乐。你因为( )而快乐。
四、拓展延伸
谈话:课文中的四个人都因为给予而感受到了莫大的快乐,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无处不在,下面我们就用“给予是……”的句式来看图说话,好吗?
1.课件播放歌曲《爱的奉献》的同时,出示一组有关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图片,学生边欣赏边用“给予是……”的句式说图片内容。
2.出示课题,说说为什么给予是快乐的?(学案第7题)
五、阅读链接
学生课后阅读课本中的《给,永远比拿愉快》和《一个苹果》
结语:给予是一个关注的眼神,给予是一只搀扶的手臂,给予是一句关切的话语,给予是一份感慨的爱心……孩子们,让我们学会给予,因为(给予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