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母鸡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1、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2、体味作者对母爱的赞颂。
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一、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学习了《猫》这一课,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活像一个淘气可爱的孩子,实在讨人喜欢,今天我们来看看老舍先生眼中的母鸡又是什么样的。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听读课文。(课件)
要求,一边听一边看,注意生字的读音,思考:作者对母鸡的情感是怎么样的?
(由讨厌到尊敬)
三、初知感知,拟清文章结构。
(1)自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认读词语 (课件)
(3)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两句话
(4)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讨厌母鸡的?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喜欢母鸡的?
(5)找出课文的过渡段
四、细读课文,品味情感。
1、默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
(1)这三段围绕哪句话来写?
(2)为什么作者会讨厌这只母鸡,你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用“――”画出来。
(3)用“~~”画出我对母鸡态度的句子。
2、老师总结,板书
无病呻吟, 欺软怕硬,拼命炫耀
3、作者既然那么讨厌母鸡,后来为什么改变了对母鸡的态度呢?自读课文4―10自然段,思考:
(1)作者为什么喜欢母鸡?找出相应的句子做记号
(2)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
(3)指名说出喜爱母鸡的相关词语。
板书 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4)找出与这些词语相对应的句子)
4、课件展示 学生读句子
5、表演:母鸡可能会怎样警告自己的鸡雏?
6小鸡躲在妈妈的怀抱里会说些什么?
五、升华主题
1、看到这令人心灵震撼的一幕幕,作者对母鸡的情感还仅仅是喜欢那么简单吗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段话
(2)请比较一下这两句话:
我不再讨厌母鸡了。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2、难怪作者会这样的赞叹道……读第九自然段。
3、作者仅仅是在赞美鸡妈妈吗?带着对母爱的崇敬读第九自然段。
4自由地说一句赞美妈妈的话
六、反复回味,拓展练写
1《猫》和《母鸡》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让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展示课件
(1)结构上都有一个过渡句。
(2)情感上《母鸡》是先讨厌后喜欢。《猫》是一向喜欢。
(3)都通过动作神态的描写,写出了动物的特点。
3、师总结:我觉得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离不开敏锐细致的观察。在我们身边,并不缺少爱,缺少的是发现“爱”的眼睛。
七、 作业 请同学模仿5至8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生活中你所见到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