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预习独立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读写“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余晖、楷模”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默读、自由诵读、有感情读等不同的阅读方式整体把握课文,读懂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语言畅谈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并与他人交流心得体会。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品味词句,赏景悟情,感悟叶圣陶先生为文一丝不苟,为人平易真诚的美好品质。
(一)教学重点:掌握本课字词;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品味词句,赏景悟情,感悟人物品质。
(二)教学难点:品味词句,赏景悟情,感悟人物品质,体会“绿绿的爬山虎”与叶圣陶先生文品、人品之间的内在联系。
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品味词句,赏景悟情,感悟人物品质,体会“绿绿的爬山虎”与叶圣陶先生文品、人品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回顾旧知
二十余年弹指飞去,我竟如他一样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他起的作用举足轻重。他就是叶圣陶先生。【PPT出示该句子】这是肖复兴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怀念叶圣陶先生》一文中写到的,你读了这段文字,感受到什么?
2.唤起旧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29年过去了,让他难以忘记的有:【出示课文插图图片】(生接:叶圣陶先生请我去他家做客,并与我交谈)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肖复兴的回忆里,走进那片——
(二)走进“绿”
1.导出“绿”。课文多次写到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究竟包含着什么呢?【出示图片:绿绿的爬山虎】请你们快速默读课文6到10段,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地方提到了爬山虎,用横线画下来,自己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一)欣赏“迷离的绿”
1.学习6-7自然段。你找到了什么句子?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
2. 想象画面,畅谈感受。读这段文字,你有怎样的感觉?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有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耀眼夺目;阳光在爬山虎上面跳跃,还闪着迷离的光)
3.朗读感受“迷离”的美。好美的画面啊!谁能用美美的朗读把我们带进叶老先生家那片绿葱葱的爬山虎呢?(指名读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并评价:让我仿佛看到了绿葱葱的爬山虎→齐读)。
4.转换诗行,入情美读。这段文字越看越像是一首优美的小诗,让它变成富有音乐性的“美诗”吧。(音乐起)现在让我们一起和着音乐,把这首“美丽的诗”美美地读一读。
(二)感受“跳跃的心”
1.过渡:同学们想想,这绿葱葱的爬山虎这么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仅仅是因为爬山虎美吗?那是因为什么呢?(生思考)同学们再想想,作者怎么会来叶圣陶家看到爬山虎呢?(生:叶圣陶先生请我来他家做客)是啊,知道这个消息后,我什么反应啊?(生默读6自然段,画出写我的反应的句子。)评价读 我感到意外: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初中生
2.体验“意外”。(指名一学生读出示的句子)为什么你那么意外?
3.悟“意外”原因。根据你的了解,说说叶圣陶是个多大的大作家啊!(他是69岁的大作家;他写了中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他还是当时的教育部副部长呢!)孩子们,现在就是这位大作家邀请你去他家做客。你的心情除了意外还有吗?(激动、紧张、不安、温暖、惊喜、兴奋)
(三)联系前文,景中悟情
1.情景相通。是的,你带着惊喜、紧张、激动、兴奋的心情来到叶老先生家的四合院。刚进里院,你看到:(师放慢语速,手张开)(生看书齐读句子: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
3.小结过渡。是啊!几分激动,几分期待,几分不安,正是这景中蕴含的情!那复杂的心情!在这里作者仅仅是在写爬山虎吗?不,更是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这就是“借景抒情”。那墙绿葱葱的爬山虎就这样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景美情深,难怪作者在课文最后一句写到?(齐读: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作者难以忘记的还有第二次见到爬山虎的情景。是怎样的情景呢?
(一)体悟“浓浓的情”
1.设疑引导。【PPT出示句子:落日的余晖染红……】 “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见到这片爬山虎的?(是在会见和交谈之后)师:让我们与作者一起重温那天的会见和交谈的情景吧。哪些句子写到了叶老先生与我的见面。
2.品味词句,感受人物品质。
∆品味“会见”
(1)对比“会见”与“见面”。(指名读句子) 那就请你来说说“会见”是什么意思?(见面)(随学生的回答引导)好,那么老师现在造一个句子:“小红和小明是好朋友,星期六上午,小红在家里会见了小明”。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里用“会见”合适吗?(不合适)。会见一般的见面吗?(不是)。怎样的见面才是“会见”呢?
(3)从“会见”感受人物品质。(师引读)叶老先生见了我,很正式的,很隆重地,像(生接读: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这不平常的“会见”,你体会到什么?(没把我当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对我很尊重、重视。叶圣陶平易近人。)带着这样的体会读一读这句话
∆品味句子
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
抓住关键,自主质疑。肖复兴小朋友,在和叶老先生交谈后,你有什么感受?课文中怎么说(指名读句子: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读了句子,你有什么不懂的?或有什么想问的?
(2)还原场景,模拟对话。是啊!他们会交谈些什么呢?为什么说亲切之中蕴含着认真? 质朴之中包含着期待?为什么说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回到1963年的那个夏天听听他们的交谈吧。
(3)拎出“融化”。(师随机提问一学生)你从叶老先生的哪句话里听出他的亲切、认真、质朴和期待了吗?在短短的对话中,叶老先生不但关心我的学习,也关心我的生活,难怪作者说叶老先生的亲切、认真、质朴、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
(4)深悟“融化”。可是心怎么能被“融化”了呢?其实是我小小的心,被?(被感了)作者为什么不用“感动”,融化是怎样的感动啊?(深深地感动、完完全全地感动)
(5)复沓朗读,深化感情。来,把那深深的感动,把完完全全的感动送进句子里,读一读。(生读句子: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他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
孩子们,这位已是69高龄的大作家,对晚辈如此谆谆教诲,所以,(生接读: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
这位蜚声国内外的大作家,这样平易真诚,所以(生接读: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
(二)陶醉于“沉郁的绿”
1.深情引读。【PPT出示句子】
(师深情引读)黄昏已至,放眼窗外。余晖映照下的爬山虎,轻轻摇曳。此时此刻,被融化了心的“我”,再见那绿绿的爬山虎,又是怎样一番情景?(舒缓的音乐起,学生捧书沉醉地读:“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
2.融情于景。【PPT出示下面两个填空句】
与叶老先生交谈后,望着那绿得沉郁的爬山虎,“我”想:
(此处引导学生回答“努力、自信、持之以恒”等字眼)
3.练笔小结。是啊,叶老先生的鼓励和期待,让小小的“我”充满了自信,他一定相信自己也能成为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自信、希望,使“我”看那爬山虎,就觉得 “显得虎虎有生气。”
4.感情朗读。现在请你把自信和希望融进那片爬山虎里,读读这句话。(生读句子:落日的余晖......)时隔二十九年,那亲切的交谈,殷切的期望,就这样印刻在我的心间(女读句子:落日的余晖......)
5.过渡。这片爬山虎里包含着作者对叶老先生的感激,也包含着叶老先生的期待)难怪作者常说?(生接读: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一)寻觅永远的“绿”
1.朗读。(指句子)这是作者第三次写到绿绿的爬山虎,请把这句话画下来,并用心读一读。(生自由读句子→指名读,师评价→全班看屏幕再读)。
(二)体会“难忘的恩”
1.回顾前文,引出“恩”。
这片爬山虎令我如此难忘,我也非常庆幸,第一次见到这样一位作家——(生接读“一位人品....大作家”),我似乎就明白了---(生接读“作家就是.....是这样写的”),所以我说---(生接读“我15岁时的那....意义非凡”)
3.引进故事,深悟“意义非凡”。作者说:“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那个夏天对“我”以后的生活、工作又有什么影响,听了这个故事,你就知道了。
想想,肖复兴面对他人的嘲笑,为什么能够坚持不懈的写作?是什么支撑着他?((叶老先生给予的温暖犹在;是鼓励长存;是叶老先生的人品、文品终身影响着我)。是啊,当他身处逆境,他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告诉自己:
我不能忘记——(叶老先生的殷殷期望)
我一定要——(成为像叶老先生一样的大作家)
所以,作者说?(生齐读句子:“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5.小结。
6.情景相融。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仅仅是绿在眼前吗?(不是)还绿在?是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不仅仅绿在眼前,还绿在他的心里,绿在他的生命里。
时隔29年,叶老先生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所以——(生接: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叶老先生人品文品,激励我成长。所以——(生接: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成长路上,“我”不忘期待,感恩在心。所以——(生接: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7.写话表达,抒发感恩。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叶圣陶先生已经去世,他还有很多很多话没有说完,请你帮他写下来。
难忘你——
谢谢你——
师:师恩难忘,感恩在心。肖复兴没有忘记叶老先生的教诲。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绿在他的生命中。那一份情浓缩成一声深情的感激,浓缩成一份永远抹不去的回忆。浓缩成那片,(指板书,读)——绿绿的爬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