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梅花魂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的爱国情意。
3.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
思念家乡和祖国的这种情感体验,有不少学生对梅花的特点也并不了解,而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和查找资料的能力,因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生缺乏远离故师要抓住重点语句,启发学生想象理解,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验情感。
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一、谈话入题,赏梅花
1.导语引入: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花?是的,这是梅花(板书)。先让我们静静地走进梅花,边欣赏边思考:梅花给你怎样的印象?(我觉得梅花很美,清新淡雅。让我想起“梅花香自苦寒来。”我觉得梅花真不容易,大雪飘飞,还能开得这么灿烂。)
2.梅花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引读,学生吟诵咏梅的诗句。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
☆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
☆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6课《梅花魂》(板书:魂)
1.灵魂。2.指情绪:神~颠倒。3.指精神:国~∣民族~。
4.过渡:
每当故乡的梅花开的时候,出示文章第一段: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家陈慧瑛常常会想起了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
二、理清脉络,知梅花
1.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
2.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板书:
(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3.哪几件是和梅花有关的?我们来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有什么发现?(首尾呼应)
三、深入研读,品梅花
1.品格魂
看课题,是的,那梅花的精神是什么样的呢?
(句1: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1)哪几个词概括了梅花的品格?
(2)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梅花的精神。
(3)课文中是谁这么喜欢梅花呢?(外祖父)哪件事?快速浏览课文第3自然段,你从哪里感受到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指名说
2.爱梅魂(学习第3自然段:珍爱梅图)。
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找找从哪里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情有独钟。并边上写下你的感受。
(句2: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1)哪里看出祖父对梅花的情有独钟?古玩是什么?稀有的,有收藏价值的。
(2)古玩的珍贵和梅花图进行对比,这样更能看出祖父对梅花的喜爱。(对比)
(3)带着对梅花喜爱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
(句3: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1)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到祖父对梅花图的情有独钟?你的发现很独特。轻轻、慢慢两个词中体会的。从脏手印这里体会到梅花是清白的不可以玷污的。
语言、动作(轻轻刮去、慢慢抹净)、神态(拉下脸来)
(2)读出这种情感。
过渡:在外祖父的眼中梅花是那么的重要,所以一向慈爱的祖父才会大动干戈的训斥母亲。当时的陈慧瑛心里是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3.爱国魂:(学习第13自然段:梅花的秉性)
外祖父对梅花图情有独钟,仅仅是看重梅花的精神吗?
(句4: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由此可见,外祖父爱的仅仅是梅花吗?爱的是什么 ?(中华民族的精神。老人爱梅花,就是因为梅花是祖国的象征)(外祖父赞颂梅花,其实是在赞颂我们中国那种具有梅花精神的人。)借物喻人
(2)能说说你心中有气节的中国人吗?
(3)这些人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中国人,都是外祖父心中的梅花啊。外祖父爱梅花,其实更爱着这些中国人爱着我们的中华民族呢!(借物喻人)
(4)你说这梅花魂仅仅是指梅花的精神吗?不是的,它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指的是中国的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
(5)现在他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了什么?(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秉性。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中华魂
(6)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外祖父对莺儿的殷殷嘱托。
四、总结课文
然今天,外祖父作为漂泊他乡的老人,那么深爱着自己祖国的中国人,却不能回到自己的祖国,这是怎样的一种思念啊?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