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圆明园的毁灭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主题丛书拓展学习五年级上册主题丛书(6)《光辉历程》之《铭记历史》和《中华脊梁》
学生对这一阶段的历史了解的并不多,很多没有去过圆明园的孩子对圆明园没有感官上的认识,理解圆明园的美有一定的难度。
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1、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把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2、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4、通过主题拓展学习,使学生更深刻的了解这部分历史,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积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一 、创设情境,确定主题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成就,如今中国已经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课前,我已经布置大家阅读了主题丛书光辉历程中的《中华脊梁》这部分,谁能来汇报一下,在这部分内容中,哪篇文章给你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主题丛书中这部分内容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为下面的教学起到更好的反衬作用,也引导学生会用主题丛书,同时,也为下一单元的教学做好铺垫,缓解了学生因为下一单元有大量的阅读内容而带来的压力。】
然而,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百年的噩梦。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七组课文,走进圆明园,一起回忆那段让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板书:圆明园)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造情境,确立主题,为课文的深入展开做准备。】
二、走进文本,感悟理解
第一版块:介绍圆明园的美
师:法国大文豪雨果先生曾经对圆明园发出由衷的赞叹:(示课件,指生齐读)
师:课前我们收集了有关圆明园大量的资料,谁能介绍一下你收集的资料中哪些资料也赞美了圆明园?
【设计意图:依照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生汇报)
师:书中也有几句话高度评价了圆明园的价值,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这几个句子。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快递读文,捕捉和概括主要信息的能力
(生汇报,师出示课件)
师:看了这几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
(生质疑)
师:学习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方法。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一起在小组合作中寻找答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师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读
带着你提出的问题默读课文2—4段
2、画
画出作者具体介绍圆明园的语句及你的答案
3、谈
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所画出的句子并谈谈你的体会
【设计意图:出示合作要求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方法、有步骤、有目的的合作
小组合作。】
学生汇报交流
围绕学生回答师重点梳理展开讨论下列内容:
(可不按顺序)【设计意图: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理解众星拱月的格局
师:书中哪个词语体现了圆明园的布局?
生汇报:众星拱月!
师: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结合上下文用书中的句子来解释众星拱月的意思?
师示课件向学生介绍哪些小园围绕在圆明三园的周围。具体了解众星拱月的格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从理解词的本意到结合实际和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2:哪些内容具体介绍了圆明园的建筑?
学生汇报,师随机板:有……也有……;有……也有……。
各地名胜 如……;诗情画意 如……;
不仅有……还有……
上自……下至……
师:书中一共出现了几次“有”?通过这几次“有”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文章中的重点字发现作者蕴含的设计意图。】
师:在圆明园中走一走,我们仿佛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甚至游遍了整个世界。你的心情怎样?带着这种心情读这一部分。(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体会心情来有感情的读课文。】
3:介绍圆明园的历史文物
师:(猜一猜)先秦时代到清代大约有多少年?(2400年)每一个朝代留存一件青铜礼器,一件名人字画,一件奇珍异宝,算一算有多少件?一个朝代又何止只留存一件青铜礼器,一件名人字画,一件奇珍异宝呢?这么多的宝贝你打算用哪个词来形容,你还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所以说他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
师:请你当个小导游结合板书设计,带领大家去游览一下圆明园吧!
(生以导游的身份,复述课文内容二到四段)
【设计意图:一是引导学生梳理需要背诵的这部分内容为背诵降低难道二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和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
师:想不想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下圆明园的美景呢?(师配乐配图介绍圆明园,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精美的画面和老师声情并茂的介绍,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圆明园的美。】
师:看了这么美的景,用你自己的话赞美一下圆明园吧!让我们两次走进课文通过语调和语气的变化感受一下圆明园的美。(完成三、四段课文填空,初步背诵,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师:于是我们对圆明园发出由衷的赞叹(示课件: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设计意图:感情升华引导学生从内心发出由衷的赞叹。】
第二版块:介绍圆明园的毁灭
师:就是这样一座历时150多年建成的万园之园,在1860年的10月6日一群强盗闯进了圆明园把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彻底毁灭了(板:的毁灭,并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毁灭,提醒学生笔顺和间架结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坚持每天十分钟的练字时间,体现课标精神。】
指生读第五段
师:在这段话中你读懂了哪些字词的含义?(生汇报)
引导学生抓住闯、任意、统统、连烧三天、灰烬等词语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结合前后文理解课文的内容,表达对英法联军的痛恨。】
师: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那段历史(师播放圆明园毁灭的视频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资料带给学生的感官刺激,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
师:看到这你心情怎样?你想说些什么?带头这种心情再次读文(指导朗读第五段,并指学生展示)
师:关于这段历史老师在主题丛书《中国,永远的痛!》当中搜索到了关于文渊阁被烧毁的介绍(主题丛书片段拓展)
【设计意图:通过主题丛书片段引入的设计,补充了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主题丛书的兴趣,这是落实主题丛书拓展阅读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师:关于这部分内容你收集的资料中有没有补充说明(学生资料汇报)
【设计意图:以主题丛书片段引入为方法,引导学生整理并汇报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知识拓展。】
师:(板:火苗图)一场大火把圆明园中的一切都烧毁了,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师边复述课文内容,边轻轻擦掉板书),所以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示课件,学生齐读)一场大火烧毁了圆明园也烧醒了亿万国人的心,现在的圆明园只剩下一片废墟,面对这一切你想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板书的破坏,更激发了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惋惜和对英法联军的痛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主题拓展 升华情感
一、主题丛书推荐
师:英法联军是奉了谁的命令在园中放火?圆明园被抢走的国宝现在下落何处?英法联军为什么可以任意的在我们的土地上撒野?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在主题丛书五年级上《光辉历程》中有详细介绍(课件出示主题丛书书目:
《虎门销烟》
《丧权辱国的时代》
《鸦片战争》《强盗世界》
《圆明园,中国永远的痛》
《百年创痛:八国联军侵华》
《南京暴行》)
【设计意图:推荐给学生相关的书目,内容丰富,学生会结合课文,饶有兴趣的阅读主题丛书,对这部分历史有更深刻的了解,了解了历史,对课内教学有了一个更好的延伸。】
师:这些文章中,你想先读那篇文章,为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主题丛书的兴趣,引导学生有选择的读书。】
B:电影推荐《圆明园》
【设计意图:通过电影这一教学资源的运用,使学生对这部分历史更形象化感官话,更好的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C:写读后感(观后感):结合主题拓展和本课内容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
【设计意图:通过写读后感或观后感,体现了主题丛书从单纯的读到运用到学习中的过程,在提高习作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更好的升华。】
四、小结全文 激发情感
师: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一个国家只有繁荣富强才不会任人欺凌。祖国的希望都寄托在你们身上,从现在起发奋学习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努力吧同学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毁 灭
有……也有……;有……也有……;
各地名胜 如……;诗情画意 如……
不仅有……还有……;
上自……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