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圆明园的毁灭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体会。
2、过程与方法
(1)搜集相关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屈辱的过去与今天的强大。
(2)以读激情,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品读有关语句,领会句子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学生处于的这个时代与故事中的年代相差甚远,对历史的了解不够,理解课文会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当年的景观已不复存在,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应到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到创设的情境之中,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从而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来突破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了解它毁灭的过程,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培养学生爱国情操。
难点: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在脑海里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
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预习了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今天的这节课,让我们共同穿越时空的隧道,再次走近148年前的圆明园。(板书:圆明园的毁灭)
二、复习检查
昨天,大家已经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了解了课文大意,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字词的巩固情况
大屏幕出示词语,开火车读,并纠正错误读音。
损失 皇家 殿堂 估量 宏伟 侵入 统统 销毁 瑰宝 灰烬 玲珑剔透 蓬莱瑶台 众星拱月 举世闻名 奇珍异宝 金碧辉煌
请同学们从这些词语中,挑出一个词说一句话,说说圆明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初读课文,紧扣重点句,感悟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1、生自由读文,然后说说圆明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本文的作者用词非常精炼,用了三句话概括了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同时也给予了圆明园高度的评价。
3、指名交流找到的相关句子。
4、课件出示句子。
(1)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2)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听到这么高的评价,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是多么地自豪啊!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之情再来读读这句话。
(指名读、齐读)教师评价:从你的朗读中,老师听到了自豪,听出了你对圆明园的赞美。
四、朗读感受,体味辉煌。
那么,圆明园里究竟有些什么,能让人们如此地赞美它呢?
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走进昔日辉煌的圆明园,感受那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吧!
1、大屏幕出示自学提示,发放自主学习单,完成任务:
(1)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4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2、小组在全班汇报交流
(1)小组汇报研读第二自然段结果,其他小组补充。师问:什么是众星拱月?大屏幕出示分布图,师小结:众星拱月这个词描绘了圆明园的布局美。(板书:布局美)
(2)小组汇报交流第三自然段。师补充:从你们找的这些词语、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圆明园的景观美和昔日的辉煌)
出示句子进行比较,这种写法叫做对比。师小结:圆明园中大大小小的景物美不胜收,作者不禁发出感叹:“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真是“画卷徐徐眼前开,天上人间诸景来”,难怪作者说,出示句子:
(1)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2)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学生再读感受。
3、出示第四自然段,教师引读,学生跟读。师问:在这一段里发现了什么?(过渡句)起了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这一段用“总分总”的结构写的,从哪些关联词语可以看出年代久,文物多?
师:圆明园中有座舍卫城,每年皇帝、皇太后寿诞时,大臣供奉的黄金、白银、镶玉等等都放在这座城里,年复一年,竟达十万尊。这只是圆明园中的一座小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老师就带大家去开开眼界吧!(播放视频资料)所以,我们可以当之无愧地说:(出示句子)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法国大文豪雨果是这样赞美圆明园的,出示,指名读出。师问:你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感受?(板书:爱)
五、 研读“毁灭”,激荡情感。
1、可如今,我们却再也看不到这博物馆、这艺术馆、这瑰宝、这精华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片废墟。
(出示图片)
通过视频我们感受到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再通过文字来感受一下。谁能告诉大家英法联军当年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指名读,出示句子: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板书:抢、烧、毁)出示句子,老师用红笔标出的词语体会到了什么?(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指导朗读。
老师发现每位同学的脸上的表情与刚才不一样了,现在把感情都写在了脸上,此时此刻,面对这群强盗,面对这熊熊大火,你心中是什么滋味?(生谈,板书:恨)那就把对强盗的仇恨读出来吧,教师引读,学生跟读。师:圆明园被彻底地毁灭了。
2、学到这,你有什么感受?那就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段话吧!
(指导朗读)
3、同学们,不仅如此,为了销毁罪证,他们还用火烧。大火——(齐读)
4、 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当年英法联军的暴行吧!
(播放《火烧圆明园》片段)
此时此刻,我们还能称他们为军人吗?他们简直就是一群(强盗),一群无耻的(强盗)!面对着这群强盗,面对着这熊熊大火,你的心情怎样?那就读出来吧!
(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5、大火连烧了三天,整整4320分钟啊!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只需几分钟。想想看,这4320分钟会烧掉什么?
是啊,烈火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齐读),也没有了----(齐读);没有了-----(齐读),也没有了-----(齐读);不仅没有了-----(齐读),还没有了------(齐读);那些仿造各地名胜建造的(齐读)没有了,还有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都没有了,那些上自(齐读)没有了,下至(齐读)也没有了。
圆明园什么都没有了。(激动人心的)圆明园彻底地毁灭了。(指题目)
那么,作者为什么不按着题目直接写毁灭,而要写它曾经的辉煌呢? (这样的写更让读者感到惋惜和愤怒,起到反衬的作用。)
总之一句话:只有曾经拥有过,才能体会失去的痛苦!也正因为它那么的美好,我们才说——
(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齐读)
这圆明园可是古代皇帝的家啊,英法联军就这么轻易地闯了进去,这座世界上最没的园林,竟然在大火中化成了灰烬。难道这样的损失也是可以估量的吗?
(齐读)
这把火,烧毁了园林艺术的瑰宝;这把火,烧毁了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把火,烧毁了耗资5亿3千万两白银、历时151年才建成的万园之园。这样的损失是可以估量的吗?
(生再次读)
亲爱的同学们,面对这断壁残垣,你又想说些什么呢?同学们,读到这里,难道你不想对自己对别人说点什么吗?难道你不想把自己的心情表达一下吗?拿起笔来,把你此刻最想对别人说的写出来,看咱们班谁会思考,谁会表达。引导得出(板书: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六、总结升华
在我们祖国逐渐强大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屈辱的历史, 让我们永远记住一百四十多年前的噩梦,记住写在圆明园残柱上的耻辱,让我们永远记住历史告诉我们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要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使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七、课后拓展:
写一篇《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注意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在400左右。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要求通过朗读、学习,想象曾经的圆明园辉煌的景观,了解它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的重点是介绍“圆明园的辉煌的过去”(2至4自然段)。在设计这部分的讲读内容时,我抓住课文中的三个评价圆明园的句子“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让学生依序朗读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读研读的段落,找出相关词语和句子,在读中思考、想象。
因为当年的景观早已不复存在,我安排在课堂上播放视频资料,以便于学生对圆明园的了解。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找出文章该段落的重点句,然后展开想象,了解文字介绍中的圆明园。当学生逐渐梳理出文章层次与想象空间后,再借助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加深文字印象。
我认为,只有充分了解圆明园曾经是一座怎样宏伟与丰富的建筑,对孩子才会有震撼力与感染力。因此该课时主观的朗读与课件直观的音像图片资料双管齐下的教学手段非常重要,相得益彰。当同学们对祖国的壮丽山河与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对祖国丰富馆藏,杰出艺术品发出声声由衷的赞叹时,再顺势导出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课前搜集准备的资料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原因不再陌生,但学习有关圆明园被毁灭前的前期准备工作,经过读与看,充分的酝酿后使学生完全地领悟了为什么老师说,圆明园这三个字是国人心中永久痛,文章中介绍说它的毁灭也是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样才能对圆明园的毁灭最深刻的感触,对英法侵略军可耻行径感受愤怒与屈辱。
“爱之深,恨之切”,只有在充分地感知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才能在学习第5自然段后,激起学生对英法联军的愤怒与痛恨,和对当时国力软弱乏力的痛心。接着,我设计再次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观看现在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告诉学生们回首历史,让人扼腕叹息,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干什么呢?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昨天,今天,与明天,还能做些什么?由此引导学生记住国耻,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富饶,国力富强,才能够避免这一耻辱重复上演。最后,我要求学生全体起立,摸着胸前的红领巾,对着课件显示的总结语起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通过这课的学习,学生已清醒的认识到“贫穷受欺压,落后就要挨打”,认识到他们这一代的重任,现在必须努力学习,长大保卫祖国,决不让列强再踏进国土一步,要让庄严的五星红旗高高的飘扬。
在这堂课上我感觉自己还是比较投入的,学生的配合也好。学习状态积极主动,但个别学生表现不是太好,发言的积极性也不高。通过了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今后要努力从教学的有效性入手,以一当十,以点代面。通过这节课我体会到有效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环节的安排等,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把握。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教师拘泥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体验没有充分拓展开.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体会到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深入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1、大屏幕出示自学提示,发放自主学习单,完成任务:
(1)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4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2、小组在全班汇报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我们小组着重研读了课文的第 自然段。这一段主要写了 ,我们从 、 、 这些词、句中感受到了圆明园的 美。
请大家为我们小组进行补充或评价,谢谢!
1、大屏幕出示自学提示,发放自主学习单,完成任务:
(1)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4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2、小组在全班汇报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我们小组着重研读了课文的第 自然段。这一段主要写了 ,我们从 、 、 这些词、句中感受到了圆明园的 美。
请大家为我们小组进行补充或评价,谢谢!
同学们,读到这里,难道你不想对自己对别人说点什么吗?难道你不想把自己的心情表达一下吗?拿起笔来,把你此刻最想对别人说的写出来,看咱们班谁会思考,谁会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