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梅花魂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本设计力图在引导学生阅读过程中,利用文本提供的教学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教材资源,调取出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熟悉感情等。人“文心融我心”,“我情融文情”。与文字为友,在读中理解,反复诵读中感悟人物的爱国情,思想意。达到语言文字与精神共舞。
1.结合重点词句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的情感。
2.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3.结合重点词句体会眷恋祖国的情感,并揣摩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揣摩作者情感的表达方法。
难点:
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1.教师准备:搜集有气节的中国人资料,准备《红梅赞》﹑《我的中国心》,音频,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梅花的诗句,了解历史上有气节的中国人。
第二课时
1.欣赏诵读梅花古诗
2.揭示课题
梅花自古以来颇受人们的喜爱和赞颂。文中的是怎样来体现外祖父的这种情感呢?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梅花魂》)
二.潜心汇文,感悟梅花魂
1.文中第几段能表现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爱惜?(3段)找到相关句子抽生读一读。(多媒体课件出示)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b.交流表达方法(多媒体课件:1.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
的吗?2. 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不得的。前者运用反问修辞语气更强烈,更能准确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轻轻刮” “慢慢抹”等动词表现出外祖父对梅的爱惜。)
(设计意图:指导生通过人物语言﹑动作来了解人物内心。)
2.外祖父为什么那样喜爱梅花?他还有一段话,谁来读一读(多媒体
课件出示13段)
a.文中那几句话最能点明梅花的品格?(“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
的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b. 从这些句子可以知道外祖父爱梅其实是爱她的什么?(梅花精神: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
c.“是啊莺儿,这花你要好好保存。”“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他对莺儿和所有中国人的希寄,要我们永远保持梅花精神。你知道像梅花那样从不低头折节的英雄人物有哪些?(多媒体课件出示。老师简介岳飞,文天祥,江姐……事迹。)
d.欣赏歌曲《梅花赞》再次感受梅花精神。
三.品味“三哭”,感悟爱国心
爱梅就是爱国,爱梅中饱含了外祖父浓浓的爱国情,思乡意。轻声读课文,用“﹏﹏”画出描写外祖父哭的句子,读一读,共有几处?(三处。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1.师生交流“一哭”时的情感。
a. 了解外祖父教我吟诵的三句诗的出处,并读懂它们的意思。(多媒体 课件出示。抽生说。)
b.字字相思,句句乡愁,怎能不拨动外祖父思乡的情弦!请你说说外
祖父哭的原因
c.教我诗词的用意
(设计意图:了解古诗词出处,读懂意思,体会人物感情)
2.探究“二哭”,体会外祖父无法回家乡的情感
a.教师朗读内容,生闭上眼睛想象当时情景。
b. “二哭”的原因(不能回国)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想象当时情景,探究哭的原因,理解人物此时此刻的心情)
3.探究“三哭”,深入体会其情感
a.小组读。
b.品悟“送血色梅花手绢的深意”
c.“三哭”的原因
载着无尽的思念,船儿越飘越远。同学们你听到外祖父内心的呼唤了吗? 让我们聆听着歌声一起唱出来好吗?(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梅花我们的国花,她是民族的气节,民族的象征!生活中无论我们遇到的磨难,只要心中有梅,就会多一份信念,让我们永保梅花精神!
(课件出示)
1.摘录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并背诵。
2.小练笔:莺儿回国后,想象孤独的外祖父的情景。
3.课后去品读课后链接《故乡的云》
6.梅花魂
梅 (梅花精神) ———— 国(民族气节)
↖ ↗
爱国心
思乡的泪
无奈的泪
深情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