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圆明园的毁灭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习,谁能说说你从文中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并板书:举世闻名 宏伟建筑 珍贵文物
3、文中还有很多像这样(老师指板书)的优美词语,(出示四字词语)谁来读一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和珍贵文物,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圆明园的毁灭?
三、学习课文2-4自然段。圆明园昔日辉煌部分
1、出示合作探究要求:
①自由朗读课文2-4自然段,想一想,课文是怎样描写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和收藏众多珍贵历史文物的?
②用横线画出相关的词句,并写上简单的批注。
③组内交流各自的感受。
④准备汇报交流。
2、小组上台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台上、台下的学生互动,进行自主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当学生交流“众星拱月”这个词时,教师随机出示图片来帮助理解,并板书:巧妙布局。
当学生交流“平湖秋月”和“蓬莱瑶台”时,教师随机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圆明园昔日的美。
3、拓展延伸,感悟昔日辉煌。
①中心发言人提问:圆明园中仅仅只有这些景观吗?(不是)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上台,上下学生互相交流。
学生抓住“许多”、“很多”、“天南海北”、“饱览”、“流连”等词语和自己课前所查资料来交流,感受圆明园中的建筑真是说也说不完,写也写不尽。
③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漫步园内,如有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④出示课件,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四、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和第1自然段。(圆明园毁灭部分)
1、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
2、看了刚才的视频,你的心情怎样?(难过、愤怒、惋惜、痛恨)。
3、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第5自然段。
4、课件出示“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①自由读这句话,你从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②引读。
过渡语: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难怪作者开篇这样感慨到: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板书:不可估量。
5、什么叫不可估量?课文指的是什么不可计算?(学生回答)
师:是呀!圆明园中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没有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蓬莱瑶台、武陵春色没有了;民族建筑没有了;西洋景观没有了;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也没有了。多么令人惋惜呀!齐读第1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过渡语:同学们,野蛮的英法联军用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指引着他们的军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然后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制成枪弹炮弹屠杀中国人,最后逼迫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举世闻名的圆明园也被这群强盗烧成灰烬,这不仅仅是物质损失不可估量,更损失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请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课文后面。
1、学生写、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
3、教师总结。
众星拱月
奇珍异宝
金碧辉煌
田园风光
玲珑剔透
民族建筑
西洋景观
……
同学们说的话,表达了所有中国人共同的心声,虽然英法联军把圆明园从中国的版图上抹掉,但是圆明园将永远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