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圆明园的毁灭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研读文本,理解重点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有感情朗读课文,想象并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3、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历史,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之情。
4、初步感知“悲剧”的写作手法。
1、理解重点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想象并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同学们知道吗?刚才课前听到的这首乐曲,名字叫做《天空之城》这名字听起来很美,但,也很伤感。今天我们通过课文将要走近的一个地方,也可以说是一座“天空之城”,之所以称它为天空之城,是因为它已经——毁灭了。一起读课题。(生)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全文。有个问题,我想考考同学们:在这篇文章中,有一个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而且,它还是全文的中心句。谁能迅速地把它找出来?(指名生读)
【课件出示文段】同学们找到了吗?一起来读一读。(生读)
2、这句话中,有一个词出现了两次,它是?【标红“不可估量”】<板书:不可估量>
3、为什么说这“损失”不可估量呢?【出示阅读要求】让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这一段中的两个成语。(生:举世闻名、众星拱月)【出示两个成语】
4、【涂去“众星拱月”】先来看看第一个成语,“举”字在字典中是一个多义字,在这里,我列举了它的三种释义,一起读一读。(生读)谁来说说,“举”在“举世闻名”里应是哪种字义?(生答)
5、【选择字义】那就是说,圆明园是当时整个世界都非常著名的一座皇家园林。【出示圆明园图】
这是现存的《圆明园全景图》,圆明园的位置在这儿,这里是长春园,这里是万春园,也叫“绮春园”,这就是“圆明三园”,而在它们周围,还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园子,这样的布局和结构就叫做——“众星拱月”。
6、【音乐】了解了圆明园的结构布局,让我们走近一点儿,到圆明园中去看一看吧!愿意吗?(生答)打开课本,听我读第三自然段。(师范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7、 感觉怎么样?(生)谢谢你们的评价!每当我读这段文字的时候,脑海中总是想象着圆明园中那一幅幅美不胜收的景色,语气语调自然就沉醉进去了;值得注意的 是,刚才这段文字中,还出现了很多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我的朗读才能吸引你们吧。
8、现在,请你们也来试试吧:【出示阅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画出句中的四字词语。(生自由朗读)
9、找出了哪些四字词语?(生答)【出示四字词语集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10、【出示句子】刚才朗读的第三段中,有好几个带“分号”的句子,比如这个,一起读一读。(生读)
11、 这是一个复句中的两个分句,它们都用了“有……也有……”的句式,中间用分号隔开。让我们换个形式读一读,感受一下这组句子的节奏。请第一大组同学朗读第 一个“有”,第二大组同学朗读第二个“也有”,第三大组同学朗读第三个“有”,第四大组同学朗读第四个“也有”。(生分大组朗读)
1、感受到其中的节奏了吗?【出示文中后段四字词语】我照这种句式把后面的课文内容改写成这样一段话,你能帮我完成它吗?(生讨论解答)
2、真棒,这就是学习上的举一反三。描写园林景观的词语还有很多呢!【出示词语】读读看!(生读)
3、你能用这几个词再完成一组刚才那样的句子吗?(生自由讨论,再点名回答)
1、读得很好,句子也写得不错,这些“奇花异草、青松翠柏”的景色,文中并没写到,可是让我们想象一下,圆明园中会不会有这样的美景呢?【出示第三段最后两句】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大家一起读!(生齐读)
2、【出示圆镜】你们瞧,随着大家令人沉醉的读书声,真正的幻想世界也为我们打开了大门——【录像演示圆明园场景】
3、怎么样?美吗?(生答)【出示第四自然段】圆明园中美丽的事物,远远不止这些美景呢,请大家读一读。(齐读第四段)
4、再来看一段小视频,领略一下作为博物馆、艺术馆的圆明园的风采吧。【微课一】
5、【出示改写的第一段待填】回到文章的中心句,现在,你对 “不可估量”这四个字是否有了更真切的认识呢?我把它改写成这样,一起大声读一读!(生齐读)
1、19世纪著名的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写过这样的一段话:“在地球上的一个角落里,有一个神奇的世界,这个世界就叫做圆明园。那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如同月宫城堡一样的建筑。”这段话出自于他所写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1861年,法国将军巴特勒上尉写信给大作家雨果,希望他能就自己不久前远征中国取得的胜利谈谈自己的看法,本想得到一些赞美褒奖之辞,然而,雨果却在自己的这封信里一再表示出对中华民族的盛赞、同情和尊敬,以及对巴特勒上尉暴行的愤怒抗议和痛斥。那么,在刚刚过去的1860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录像二】
2、说说你的看法?(指名多个学生回答)
3、同学们,带着这些愤怒、痛心和惋惜,去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吧。(生自由读)谁来读一读?(指名多个学生朗读)
4、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把我们心中的惋惜、痛心、愤怒,通过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生齐读)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个损失,带给我们是愤怒、是痛心、更应该是对民族对历史的深思……
1、【出示篇幅比较观察题】走出刚才激动的情绪,让我们回望整篇课文,比较一下课文中各部分的篇幅,你有什么发现?(生答)【出示思考题】那么,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指名多个学生答)
2、很不错,大家能够积极地展开思考,并进行合理的分析,让我们来听听更细致准确的分析。【微课二】
3、现在,同学们对这种悲剧的写作手法应该有了一定的认识吧;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个惨痛的历史悲剧也一定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出示作业】今天的课后,我想请同学们完成一项这样的作业:
通过查阅书籍或电脑,找到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所写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全文,仔细阅读,并和同学讨论从中获得的新的感受。
2、好,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