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落花生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通过朗读,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
2、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讲一家人议论花生的好处,教育学生懂得不要只讲体面,只求外表美,应该做一个有用的人。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学生并不善于从平常事物中获取启示,缺乏这方面素材积累;
2.学生乐于阅读这篇文章,有一定初步感受课文的能力,并乐于与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3.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朗读水平,但是还需结合具体课文理解、体会方能读好;
4.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强。
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出示图片)你们知道这些食物是由什么做成的吗?你们爱吃花生吗?其实花生也叫落花生。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1、师:你们读过课文了吗?有自信把课文读对读顺的请举手。
2、朗读课文第一段。
3、指导读多音字。
4、师:还是这一段,请大家再读一读,读着读着或许哪个词就跳进了你的眼里了?
5、读后学习“居然”一词的用法。
6、概括这一段的内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思考: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3、除了课文所说的花生的好处外,你还知道花生有什么好处?
1、思考: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2、你读了这一段还有什么疑问吗?
3、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写花生,还要提到桃子、石榴、苹果呢?
4、学生自由朗读,然后分小组进行交流。
5、指名回答问题。
6、教师小结:
就像大家说的,花生外表不好看,但它却默默给人带来好处。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多么的邻人钦佩啊!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
7、思考:哪句话明白的告诉我们,是在讲做人的?
8、出示句子: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9、分析句子。
10、作者许地山也正是这样理解父亲的话的。(出示句子)
11、齐读。
12、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句子的理解。
13、齐读,体会其中的含义。
1、文章写了种、收、尝、议花生,其中种、收、尝花生作者只是寥寥数语,而议花生却用了那么多笔墨,为什么呢?总结写法——主次分明。
2、文章谈的是花生,讲的却是做人的道理,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
1、想一想,写一写: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比喻:借(蜜蜂)比喻(勤劳的人)你能写一写吗?
借( )比喻( )
2、想一想,议一议:
你长大了,准备做像花生一样的人?还是准备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
1.抄第10自然段。
2.小练笔。
像《落花生》一样,写一写你从其他事物身上获得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