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圆明园的毁灭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课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学生已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本文着重从文本的构思上感悟写法,这一难点,学生掌握起来恐怕会有一定得难度。另外,本文的历史性较强,为了填补课文的空缺,会要求孩子们查找资料,这应当对于他们来说,也会有困难。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读中理解,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的学习,感悟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
学生板书课题直接导入新课
提示学生:书写“圆明园”一词时应注意两个“yuan”的写法
师:今天,让我们走进圆明园去领略它的风采(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观看图片资料(圆明园的废墟)
学生谈感受
师:是的,这就是我们的一代名园,这就是曾经辉煌的皇家园林的现况书上有一句话是用来评价圆明园的毁灭的,请找出来读一读。(出示文字)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提问: “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这句话也就是说……
“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学习“圆明园辉煌的历史”
圆明园的布局
园林艺术和建筑艺术
师:同学们,刚才看了一些图片,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园林?
出示文字
“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
5、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经这样评价圆明园的:
“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师:所以,可以说圆明园是………书上一句话,你们找到了吗?
“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师:圆明园里还有一些什么呢?(出示图片——历史文物)
学生边看图边用书上的话说一说圆明园又是……
出示文字
“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后请用一个关联词将以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又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0、突破难点“文化史”
“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师:是啊,园林艺术、建筑艺术、历史文物,这些不就是文化吗?这段文化的历史不就是文化史吗?所以说它的毁灭是……
过渡:可是,就是这样灿烂、不可估量的文化因为英法联军的侵入而成为了永久的历史。
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过程”
出示文字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了圆明园。
师:从一个“闯”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我们又应当带着怎样的感情去读呢?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观看文字资料(关于当时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时的情景)
出示文字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师:看到这里,你想说些什么?
因为这场大火,使得……
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
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还没有了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没有了民族建筑,还没有了西洋景观。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没有了,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奇珍异宝也没有了……(对学生进行引读)
五、“走出圆明园”,拓展延伸
1、情感体验:如果你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国之君——“皇帝”,如果你是辅佐皇帝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如果你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士兵,如果你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在北京的老百姓……面对英法联军火烧明园的行径,你会怎么做?请自己选择一个角色静静想一想,一会儿请你实话实说。
2、出示文字资料“三种人”:
圆明园是皇帝享用的。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无奈,只好带着慈禧等仓皇逃跑了。
焚毁圆明园的前几天,英法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道跪拜。
据说,中国人龚橙——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是火烧圆明园的帮凶,是他带的路。
师:看到这三种人,你想说什么?
思考
师:请你细细地想一想,造成圆明园毁灭的罪魁祸首是谁?是凶残蛮横的英法联军?还是……
师: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然而我们的思考却不能停止,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揭示主题“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板书)
感悟写法
师:同学们,文章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和同学交流后说一说。
在作者的写法上你还发现了什么特点?(先总后分等)
七、布置作业: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就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板书设计:
21 圆 明 园 的 毁灭→废墟
↙ ↓ ↘
园林艺术 建筑艺术 历史文物
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