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开国大典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重点理解词语:典礼、直奔、排山倒海、一齐、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瞻仰、欢呼、欢跃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初步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
3.熟读课文,归纳本课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梳理四个场面描写(入场、典礼、阅兵、游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课前介绍毛泽东带领共产党人推到三座大山的坎坷历程,通过品读在字里行间重点语句,感受领袖的风采;感受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5.学习反复句式“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体会起强调语气的作用;认识“开头是…接着是…接着是…接着是…接着是…”的句式,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材分析:
《开国大典》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记叙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全文共15个自然段,场面描写是课文的一大特点:群众进场、典礼仪式、阅兵式、群众游行四个场面都描绘得有声有色,令人激动万分,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严、隆重、热烈气氛。
学情分析:
因为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开国大典”更是离学生久远,对毛泽东的伟人形象孩子们只是有初步的印象,学生没有那样的经历,体会这一方面会有困难,所以我想要以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为基点,联系孩子在电影、图书中了解到的毛泽东形象,开国大典的视频资料,确立了感悟典礼主体部分中描写群众反应的重点语句,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为教学的重难点。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这是教学的重点。由以上分析,本课采用“品词析句,突出重点,以读为主,情感升华”的教学方法。
重难点:感悟典礼主体部分中描写群众反应的重点语句,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重点理解词语:典礼、直奔、排山倒海、一齐、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瞻仰、欢呼、欢跃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初步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
3.熟读课文,归纳本课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梳理四个场面描写(入场、典礼、阅兵、游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课前介绍毛泽东带领共产党人推到三座大山的坎坷历程,通过品读在字里行间重点语句,感受领袖的风采;感受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5.学习反复句式“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体会起强调语气的作用;认识“开头是…接着是…接着是…接着是…接着是…”的句式,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在典礼进行的场面描写中,品读感悟典礼主体部分中描写群众反应的重点语句。
在重点语句的品读中,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第二课时)
一、回顾四个盛大隆重的场面,走进“典礼仪式”,品读5至10自然段。
1.学生默读5至10自然段,勾画从哪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人民群众兴奋、激动、自豪的情感。
2.集体交流,品读感悟。
二、通过品读在字里行间重点语句,感受领袖的风采;感受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1.老师仿佛听到了这排山倒海的掌声,在这掌声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人民的激动,热情)
2.同学们真会读书,你们紧紧抓住毛主席的出现和群众的反应是什么?
语段一:
⑴“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在这“三十万人一齐”的表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会场所有人的动作是一致的,非常整齐。)
⑵大家想想:三十万人的动作是一样的,有人指挥吗?“三十万”那么多的人,动作居然能像一个人一样,从“一齐”这个词,你们读出了什么?
(预设:喜悦,还有都很热爱自己的领袖;这是团结的力量;大家心有灵犀;不约而同;人心所向;)这就叫“不约而同”。
⑶正因为这30万人拥有着不约而同的情感,才会有这不约而同的掌声和目光呀!让我们把这种感情读进文字中。
⑷会场的气氛这样热烈,可究竟是什么牵动着人们的心,使他们热情洋溢,激情澎湃呢?让我们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吧!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语段二: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作为一个中国人,当你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你是否同会场的人们一样受震撼,此刻你想说?
(预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中国人民结束了受欺凌的日子;中国人民挺起腰板开始了新生活。)
此刻,我们激动,我们自豪,我们想说……
语段三:
全体读文: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出示)
1.又是“一齐”。这30万人一齐怎么样?(生补充:一齐欢呼起来,一起欢跃起来)此时此刻,中国人民多么激动啊,在天安门广场,他们一起欢呼,一起欢跃,你仿佛听到了——仿佛看到了——(生说)。
2.是的,一个“一齐”,让我们感受到了壮观的场面,一个“一齐”,让我们觉得三十万人的心是一样的,这就叫—“万众一心”。
3.看出来你很激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是呀,这声音传得多远啊,传到了中国的各个角落。谁再读,通过朗读把声音传得远一点。
4. 老师也被你们的气氛感染了,我也想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它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听出不同了吗?
5.哪一句更好?(强调这里用的是反复的写法,通过品读,体会反复写法加强语气的作用,突出人民群众为听到新中国的宣告而激动不已的激动和自豪的情感。)
6.“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
7.正是这宣告,激动着人们的心。再读读这宣告。
语段四:
出示: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群众的反映又是怎样的?谁读?
2. 又出现了两个“一齐”,表明此时三十万人的是“不约而同”的,三十万人是“万众一心”的,三十万人的心是一齐在跳动的。
3. 请同学们关注这个词“瞻仰”是怎样的看?(恭敬地看)
4.为什么说“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是的,五星红旗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带着这种情感再读。这就是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带着这样的激情再读“毛主席亲自按动……从此站起来了”。(个别读、集体读)
5.让我们来回顾一段历史。(放资料:痛苦、屈辱、灾难……在圆明园的大火中燃烧,南京大屠杀,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刻骨铭心的过去,真可谓暗无天日,民不聊生,旧中国成了一座人间地狱。)回想从前的旧中国,你还有话说吗?
6.危难之际,毛主席领导全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终于迎来了曙光。这是天安门上升起的第一面红旗,岁月流逝,我们的新中国度过了61岁的生日,五星红旗一次次地升起。每一次五星红旗的升起,一定一次次激动着你的心灵。此时,我们才会真正读懂会场上那一阵阵的掌声、欢呼声,这掌声,这欢呼都是因为:(生: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7.此时,我们才会真正了解了人民的心情澎湃,谁接着读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出示: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这掌声充分的体现了会场上三十万人对毛主席的无比爱戴与尊敬,全中国人民对我们伟大领袖的热爱!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孩子们,这一次又一次的掌声是中国人民此刻激动、自豪心情的流露。出示: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表明——————!(与文本对话,写出此刻想说的话)
同学们,下节课让我们再从群众进场,阅兵式和群众游行这些盛大隆重的场面中走进开国大典,感受开国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