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落花生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领悟做人的道理。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由学习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
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素养,有了一定程度的语言文字的积累,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积淀,他们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语文学习,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比较浓厚。因此, 在教学时,我借助教参, 结合学生的阅读心理, 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 设计教学环节, 确立教学重点、难点和目标, 继续加强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循序渐进, 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使课内外语文学习紧密联系。
重点:
1、理解父亲的话所具有的深刻含义。
2、初步了解课文借物喻人、详略得当的写法。
难点:
理解父亲含义深刻的话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许地山老先生的《落花生》,齐读课题。
板: 落花生 许地山
2.还记得课文围绕花生为我们呈现了几幅画面?分别是哪些自然段?
板:
落花生 许地山 种、收、尝(1、2)
议 赞 (3-15)
学
3.从种到收经历了很长时间课文只写一两个自然段,而议仅一个晚上,却用了这么文字呈现,有什么特别用意吗?“议花生”是文章的重点,重点的部分写得详细、具体;次要部分要写的简略。这是这篇散文的第一个特点:主次分明。(板书)学生说
这种写作方法对你平时的写作文有什么启发吗?写作不能平均用力,也得分主次,主要内容写详细,次要的写简略。
板:
落花生 许地山 主次分明 种、收、尝(1、2)
议 赞 (3-15)
学
4.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那天晚上,父亲和我们在一起,关于花生都谈论了些什么?给我们什么启迪呢?
1.让我们再现收获节当晚的情景,来相互配合读一读3-9自然段。(点读3-9段,注意“争着答”)
2.真有默契!兄弟姐妹们议出了什么?(花生有什么好处?)(一个词概括:味美、榨油、便宜)
板:
味美 落花生 许地山 主次分明 种、收、尝(1、2)
榨油 议 赞 (3-15)
便宜 学
3.结合你的课外知识,还知道花生有什么好处?(资料)
4.用一句话把花生的好处完整地说一说。(关联词)
1.兄弟姐妹们就这样议论纷纷,在他们议论最热闹的时候,父亲说话了……听:(听录音)
父亲的话与我们对花生的议论有什么不同呢?自读10自然段。(作比较)
2.你也来比一比,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有什么不同?默读、批一批、画一画。
①出示:埋--挂(位置不同) 矮矮地--高高地(位置) 鲜红嫩绿--土黄色(结合生活谈)(外表不同)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挖起来才知道(给人印象不同)
②它们的果实有这么多不同,你能读出来吗?
3.删句子,品“可贵”
师:读一读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少了描写桃子石榴苹果的句子。)
出示: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出示: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师:不比不知道,这一比我们发现父亲在说花生好处的时候,为什么要拿花生与这些果实作比较呢?---(父亲说的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没有华丽的外表,而只有朴实无华的好处。)
板:
落花生 许地山 主次分明 种、收、尝(1、2)
议 可贵 朴实无华 赞 (3-15)
学
师: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指板书),而父亲所说的(指板书)是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特点,这容易被忽视的恰恰是花生最可贵的好处。
4.看图
师:花生与这些水果的不同、它们各自的生长什么样,想不想看一看?
出图:
师:(一)看,桃树、苹果树、石榴树
这是花生的叶子。
(二)看,桃花朵朵,开得多艳丽!
花生也开花了,开得那么普通。
(三)花落了,结果了,诱人的外表让人一眼就能看见……
花生呢,花落了,真不知它有没有果实呢?(哇!同样也有这么多丰满的果实!)
出示:10段父亲的话
师:父亲用对比的方法,让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兄弟姐妹眼前,让藏在话语间那深刻道理变得显而易见,字字句句敲击着孩子们的心,让孩子们更能理解花生的可贵(指板书)。
5.让我们再读父亲的这番话吧。自由读,指一人(这个学生读完应该读得一般)
出示:想一想父亲会怎样说这番话的呢?请你读:
父亲( )地说:“……” (语重心长地、一本正经地、意味深长地、严肃认真地、深情地望着我们、摸着我的头、)
师:那就请你( )地读一读父亲说的话。(语气、神情、动作都能作为评价) 叫几人?
(语重心长什么样的语气? →→严肃、认真、字字发自内心,谁再试试)
(都语重心长的读读。)
1.过渡:父亲让我们要学花生,学什么呢?读下文。
出示: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指读父亲的话,问:怎么不好看?很有用在哪?你读懂了什么?联系上文内容谈谈。
出示: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不好看:很土、不起眼、“长了一脸麻”……
很有用:味美、榨油、便宜、营养价值高……
3.那么人应该怎么做呢?
出示: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①“只”是什么意思?能换个词吗?(光、单、就)是不是就不讲体面了?
②“我”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老师这里有几个解释,你觉得哪个是作者的理解?读一读,同桌可以讨论讨论
人要做不讲体面,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人要做不讲体面,对别人有好处的人。
人要做讲体面,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人要做既讲体面,对别人又有好处的人。
4.朗读
①师:对!我们要做讲体面,对别人又有好处的人,做这样的有用的人(板书:人)。
那么,什么是有用的人呢?(举例子;乐于助人、无私奉献、雪中送炭)
这是父亲对我们的希望,我紧记在心。再来读读12-14段(自读)
板:
落花生 许地山 种、收、尝(1、2)
人 主次分明
议 可贵 朴实无华 赞 (3-15)
学
②分角色引读
1.总结板书,借物喻人
父亲借花生告诉兄弟姐妹做人的道理,作者也将做人的道理(指板书)借助花生这一事物(板:物)表达在行文之中,这种写法就叫,读--借物喻人(板书写全)
板:
落花生 许地山 种、收、尝(1、2)
(借物喻人) 主次分明
议 可贵 朴实无华 赞 (3-15)
学
2.写话练习。
①启发学生:小小的花生就能被作者讲出深刻的大道理来,你想写什么?(向日葵、蜡烛、字典、手帕、松柏、春蚕……)
举例:向日葵叶大、个高,外形并不娇美,但葵花籽很好吃,味儿香,价钱便宜,还能够榨油,更有意思的是向日葵永远向着太阳……
②谁来读一读。(读签名)
③你们通过写 ,借物喻人,以小见大,很有特色。希望你们能够在日后的习作中更加巧妙地运用借物喻人这种写作方法,突显你们的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