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圆明园的毁灭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过程,感受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2.领悟文章对比的表达特点。
3. 理解重点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的深刻含义及与课文题目的关系。
五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数量的语言积累,思维正从形象向抽象过渡,正需要学习透过事物表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因为课文中介绍的内容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教学时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象,使学生对当年的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可以通过收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使学生对圆明园昔日的景观及它的毁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
重点: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感悟、想象,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爱国之情。
难点:
1.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
2.理解重点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的深刻含义及与课文题目的关系。
1.复习读词。
举世闻名、众星拱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诗情画意、建筑宏伟、奇珍异宝
这些词写的是(昔日的圆明园)。
统统掠走、销毁罪证、化成灰烬、不可估量
这些词写的是?(被毁坏的圆明园)
如此辉煌的圆明园被毁灭了,你是什么心情?带着这种心情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词语导入,读出词语所蕴含的情感,既感受辉煌和毁灭的对比,又奠定了本课的情感基调。】
2.初读第一自然段,质疑。
对于圆明园的毁灭,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呢?打开书,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个自然段写了作者的感受(出示第一自然段)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问题吗?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昔日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质疑,并带着问题继续后面的学习。】
1.提出自学要求:
请你自己默读2、3、4自然段,看看昔日的圆明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画出相关语句,并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做简单批注。
2.交流感受:
(1)探究第2自然段:感受规模宏伟
预设:感受到圆明园面积大
“众星拱月“什么意思?让学生通过画图理解。(比喻)
感悟园林数量多、举世闻名。
园林数量很多,那可是上百个园林,而其中一个圆明园就占地5200余亩,相当于640个网球场啊!你有什么感受?用上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就是——规模宏伟。这不愧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板书:规模宏伟)
【设计意图:通过对“众星拱月”一词的理解,感受圆明园布局巧妙、规模宏大。】
(2)探究第3自然段:感受风格各异
预设1:感受到圆明园美
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预设2:感受到园里建筑多
你都看到了哪些建筑?(师补充:这建筑还真不少呢!老师告诉大家,在我国园林的建造上常常会挂上一块匾,有一册书叫《圆明园匾额节略》,记载的匾额数以千计。怎么样,足以说明园中的建筑之多吧!
)
①生读句子。
这么多的建筑,作者是怎么表达出来的?(对比写法)
师板书:有……也有……
有……也有……
……还有……
不仅有……还有……
②师生合作读,感受风格迥异之美。
师生合作读
适时指导朗读,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合作朗读句子,感受句子中的对比写法。】
③师生整合读,感受集大成之美。
同学们,这就是圆明园!
在圆明园中——生1
在圆明园中——生2
在圆明园中——一起来
这圆明园中的建筑,有大气的,也有小巧的,有热闹的,也有宁静的,有现实的,还有虚幻的,有民族的,还有西洋的,这一系列的对比让我们感受到——齐读——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设计意图:感受文章对比的表达特点,感受园中建筑风格迥异之美。】
⑤播放视频,欣赏昔日园中美景。欣赏完视频,你想说什么?
欣赏完视频,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圆明园?这真是一座园林瑰宝、建筑精华。(板书)
⑥背诵第三自然段。
探究第4自然段:感受收藏珍贵
预设:收藏历史文物多
播放课件:
漫漫几千年啊,得有多少青铜礼器,多少名人字画,多少奇珍异宝珍藏在圆明园中。所以文中才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板书)
孩子们,课文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然而,这昔日所有的辉煌,在1860年10月,都被付之一炬。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片加解说,感受圆明园中收藏的历史文物之多。】
1.视频引入。
2.带着感受,朗读第5自然段。(现在能说说你的感受吗?是呀,这些入侵者简直就是一群强盗!)
3.出示: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1)自由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还不算,为了销毁罪证,他们竟然——放火烧。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需要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比如平湖秋月,只需几分钟。大火连烧三天,会烧掉什么?
至此,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没有了——(在第3自然段的景物前面加“没有了”。一边添加一边让学生跟读。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等。)更没有了那些珍贵的历史文物。(擦掉板书)
4.圆明园彻底毁灭了,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再次回读第1自然段。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毁灭的是祖国和世界的文化,这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引入,让学生看到英法联军的卑劣行径,进而通过畅谈感受,朗读文字,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英法联军的痛恨,最后,感悟到圆明园的毁灭,毁灭的是祖国和世界的文化,这就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好,孩子们,学到这,课文题目明明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却用这么多的笔墨写昔日的辉煌,为什么呀?
总结:孩子们,你们所说,正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用大量笔墨写昔日的辉煌,从而更加衬托出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揭示辉煌与毁灭的关系。】
这样的损失给我们什么启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设计意图:课堂虽然结束,但对于圆明园的毁灭所引发的思考并没有停止,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21.圆明园的毁灭
布局巧、规模大
有……也有……
园林瑰宝、建筑精华 有……也有…… 不可估量
……还有……
不仅有……还有…
博物馆、艺术馆
对比
1.用对比的写法选取一件感兴趣的事物写一段话
2.读语文书130页“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