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梅花魂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梅花魂”的深刻含义。
学生缺乏远离故土、思念家乡和祖国的这种情感体验,有不少学生对梅花的特点也并不了解,而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和查找资料的能力,因而在课前应重视预习,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重点语句,启发学生想象理解,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验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梅花魂”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引题质疑
1、师生谈话,引导学生交流咏梅的古诗,名句,名画,歌曲等。
2、揭题,读题。引导学生紧扣课题中的“魂”质疑。
二、读文质疑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学生交流,读完课文后,最想说的话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谈一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2、讨论课文围绕外祖父写了哪几件事情?
三、逐步释疑
(一)解读“梅花魂”
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归结在课题中的一个字——魂,那么梅花魂到底是指什么呢?读读课文,找到课文中能解释梅花魂的话。
反馈,出示句子:
“是啊,莺儿,……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bǐng)性才好!”
层次一:梅花魂是指梅花的精神
1、简单地说,梅花魂就是梅花的——“秉性”,“秉性”是什么意思?文中指什么?
2、这段话中哪几句是介绍的梅花的精神?
3、那该怎么读出梅花的精神呢?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原来外公喜欢梅花,就是喜欢——(梅花的精神)
学到这里,你认为梅花魂是指什么呢?——梅花的精神
层次二:梅花魂是指中华民族的精神
1、难道梅花魂仅仅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吗?再找句子读。
(出示句子)
2、看梅花凌寒独自开了——
播放课件:歌曲《红梅赞》
告诉学生:这首歌是电影《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追求革命信仰和崇高理想,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毫不动摇,大义凛然,最后含笑走上刑场,倒在一片梅花灿烂的地方。歌曲唱的是梅花,实是赞美江姐。
那么在你的记忆中像江姐那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还有吗?(方志敏,王二小,董存瑞,邱少云…… )
3、是啊,他们就像这昂首怒放的梅花一样,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把这种感觉带进去,谁还想再来读读。
自由练读——指名读
4、原来外公赞颂梅花,就是赞颂——具有梅花精神的中国人!而他们具有的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板书:民族魂
层次三,做具有梅花精神的人
是啊,外公不但赞美梅花,他更希望莺儿做一个有梅花品质的人。引读——“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老师小结:其实,这段话不仅仅是外公对莺儿说的,这更是他老人家自己心灵的独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板书:爱国心
外公之所以临别前要将他最珍爱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是因为在外祖父的心中,梅花已不仅仅是梅花,它更是祖国的化身,是时时萦绕于外祖父心头的爱国情啊!
是啊,正如作者写道(出示句子):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四、升华主题
1、想象写话,延伸“爱国心”
当我们回国的大客轮越行越远,泪眼朦胧的,显得越发衰老的、满头银发的外公望着远去的船儿,感慨万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在想些什么,心里默默念叨着什么呢?拿出笔,写下这位爱国老华侨的心声。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交流。
2、倾听歌曲,升华“爱国心”
是啊,洋装虽然穿在身,可心里深深牵挂着的依然是祖国,不仅仅是外公,多少漂泊异国他乡的海外游子心中割舍不去的就是这颗爱国之心!香港著名歌星张明敏的一首深情的《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无数游子的心声,让我们在这优美的旋律中再一次感受海外游子的那颗真挚的中国心吧!
板书:
梅花魂
名族魂
爱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