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梅花魂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3、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
本单元课文内容以“思乡”为主题,通过第五课古诗词的学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思乡之愁牵动着孩子们的心。可是,作为五年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生活阅历有限,对生活道理,人生哲理的理解是很浅显的,因此本课在教学中,采用“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读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的教学思路,让学生感悟文本内容,在此基础上研悟梅花的品格和精神,并努力做一个具有梅花品格和精神的人。
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见素材视频
1、激情导入:
同学们,不知不觉中,寒气渐去渐远,我们一下子撞进了春天的怀抱,冬去春来,四季更替中最让人喜欢的是春天了。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有人说,一个爱花的人是一个懂得欣赏的人,一个有着高雅情趣的人。其实啊,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风霜挺且直”的菊,而严冬,则更有此花开时更无花而一枝独秀的梅。
(课件演示,欣赏梅花,(配《梅花三弄》曲、梅花组画面)在乐曲中娓娓叙述:)
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曾经写下诗句赞美它。我们的开国领袖也曾写下词盛赞她。“梅花香自苦寒来”,她是万花丛中最有骨气、最有品格、最高贵的花,因此与兰花、竹、菊花并称“四君子”。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梅花精神也正是炎黄子孙的品格,它在中华民族身上代代相传。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梅花魂》。(板书课题)
2、师:梅花她有魂吗?“魂”怎样理解?
3、过渡: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家陈慧瑛常常会想起了身在异乡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
1、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要求:课文中引用了一些唐诗宋词,都只引用了诗中的两句,且多是每句七言,我们也尝试着用这种形式概括这五件事。(学生边叙述老师边板书)
2、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①教读唐诗与宋词,泪珠冰凉滚落下。②斥我玷污清白梅,轻刮慢抹去污迹。③年老不能回国去,竞像小孩呜呜哭。④临别送我墨梅图,风欺雪压见秉性。⑤赤道风吹撩银发,雪白手绢绣红梅。)请试着读读,看看有没有“诗味”。
1、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珍爱墨梅图)
2、指名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找出一组反义词(不甚留意、分外爱惜),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花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1、过渡: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钟,文中哪一段话给我们解开这个谜团?(13自然段)
2、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 (13自然段)。(出示课件)
(1)老人深情地说的这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2)你发现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多(愈)?
(3)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4)此刻,在你的心目中,梅花具有怎样的品格呢?用外祖父的话回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5)说说此时,你对梅花有了什么更新的认识?
(梅花本是一种植物,一般用“它”而这里却用的是“她”。)
(6)师:对。同学们读得认真。联系上下文想想。她指什么呢?
(她表面看是指梅花,其实是指下文“有气节的人物”
梅花在冬天开,而“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像梅花一样,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7)指名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讨论:
a、梅花的秉性像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b、此时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
c、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外公眼里梅花是什么的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民族魂)
(8)师:谁能说说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如:精忠报国,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明朝民族英雄于谦 ;被匈奴幽禁牧羊十九年的苏武;投汩罗江自尽的爱国诗人屈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淘渊明;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江姐,被关押在重庆军统渣滓洞监狱,受尽酷刑仍坚不吐实,最后被敌人杀害并毁尸灭迹。他们,个个都是中华民族的气节人物!他们就是一朵朵迎风挺立的梅花,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
(9)师:正因为看似平常的梅花,却融注了无数气节的英魂人物,漫漫几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清,道得完呢?让我们饱含深情再读这段吧。
(生诵读13自然段。)
师:外祖父对梅花的挚爱,实际上反映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
3、文章的开头了结尾有什么联系?(首尾呼应,结尾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师读第一段,生读最后一段,体会外祖父的感情。
1、梅花魂就是爱国心。古往今来,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许多向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它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地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它们的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再一次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
2、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3、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梅花魂,有颗中国心
(板书)
1、爱绘画的你,画一幅梅花图,表现出梅 花的品质.
2、爱积累的你,背诵外祖父说的那段话。
3、爱阅读的你,读一读中国那些有气节的人物的故事。
4、爱写作的你,写一首赞颂梅花的诗或一篇文章。
5、爱唱歌的你,学唱一首赞颂梅花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