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梅花魂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教学过程: 1 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积累运用优美的词句。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体会外祖父对梅花的热爱,以及在爱梅花中寄托对祖国的眷恋和思念。 四、教学过程 (一) 听诗导入,初步了解梅花的品性。 师范读王安石的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引导学生静听,并说说这首诗是赞美什么的?(梅花)赞美梅花的什么精神?(不怕风霜,不怕严寒) 师:对,就是歌颂梅花那种不怕严寒,傲雪怒放的精神。(出示梅花幻灯片)所以,古往今来,许多名人文人都写诗,写文章赞美过梅花,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梅花的动人的故事。(板书:梅花魂)针对题目,自由质疑。 (二)自由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 1、师(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思考,读完后准备和大家谈谈你的感受)生自由读。 2、交流读后感受。(说说自己读完课文的收获,以及提出问题) (三)细读感悟课文,重点探究。 1、默读课文,边读边认真思考:作者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文中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划出有关的语句,多读几遍,并想想感动自己的原因是什么? 2、同桌先相互交流,然后指名交流。(师相机板书) 师:哪件事最能表现出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生交流) (1)师出示(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a出示《墨梅图》,(生自由阅读这一部分,画出相关词语) 指名说说外祖父为什么发脾气?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师板书:爱惜墨梅图。) b指导感情朗读(读出对梅花的爱惜——“轻轻,慢慢”。对女儿的训斥,语气严厉)指名赛读。 c外祖父如珍爱墨梅图,为什么要送给我?(指名交流) (3)引导学生理解外祖父的话。(出示幻灯片: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a外祖父希望我有梅花的精神。生交流梅花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师板书:送图赠言 b师:由此可见,外祖父爱梅花,是爱梅花的精神。(幻灯出示:几千来,我们中华民族出现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指名读,齐读(读出坚定的语气) c播放歌曲《红梅赞》,师解说:这首歌是电影《江姐》里的主题歌,歌唱的是梅花,实际上是歌颂江姐烈士面对敌人的酷刑宁死不屈、顶天立地的精神。 d师:同学们,现在你对梅花魂中的“魂“又有了哪些更深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梅花魂不仅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让我们怀着对他们无比崇敬的心情,齐读这段话。生读。 师:梅花就是祖国的象征。梅花寄托着他对祖国的思念。(生交流表现外祖父思念祖国的句子) e生:教外孙女读唐诗宋词流泪; 不能回到祖国呜呜哭; 送女儿外孙女上船时泪眼蒙昽(师板书:三次流泪,思念祖国) (四)师过渡小结: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这位头发花白地老华侨孤独地站在码头眺望祖国大陆,仿佛听到他发自内心的呼唤,同学们,你们听到了吗?你能说出他心中最想说的话吗?(指名交流) (五)拓展阅读,加深体验 师:是啊,老人是多么渴望回到日夜思念的祖国啊,不仅是老人,还有很多台湾同胞,海外侨胞,都怀着对祖国母亲同样的眷恋。请和老师一起朗诵这首《乡愁》。(出示幻灯片) (六)布置作业:同学们,课后,大家可以展开你丰富的想像,来设想一下,当“我和妈妈”回到祖国以后,外祖父会怎样?写一个小片段。 附:板书设计 22梅花魂 三次落泪 外祖父 {爱惜墨梅图(发脾气)} 思念祖国
《梅花魂》教学反思
---------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文本对话”:比如在这堂课中,在最后学完课文,我问道:“对于这样一个思念祖国的华侨老人,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去想像,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梅花魂》的教学后,我让学生欣赏《乡愁》,引领学生阅读现代和古代诗人所作的几首诗歌,一方面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思乡之情,离别之情的诗歌,使他们对这种感情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文章的倒数第四段,字里行间都渗透出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与喜爱,同时也是要求背诵的段落。在品味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我设计了一个填空练习,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把文章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了。
3、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一、读读写写。
幽芳 训斥 玷污 脾气 葬身异国 颇负盛名
二、读拼音写汉字。
lónɡ dōnɡ shū lǐ shǒu juàn huá qiáo
( ) ( ) ( )( )
三、辨字组词。
梳( ) 衰( ) 稠( )誊( )
流( ) 哀( ) 绸( ) 誉( )
四、选词填空。
品格 风格
1.梅花的( )最令人崇拜了,勇敢、高洁、乐观。
2.小明绘画的( )与导师的十分相似,有其师必有其徒。
五、我能看拼音写句子
kàn jiàn méi huā,shǐ wó xiǎng qǐ piāo bó tā xiāng,zàng shēn y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uó de wài zǔ fù。
________________。
六、把句子改成陈述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公,这不是你最宝贵的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我能选择最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括号里。
不管……都…… 尽管……还…… 虽然……但是…
1.他们( )历经很多磨难,( )是顶天立地,从不低头折节。
2.他们( )历经多少磨难,( )是顶天立地,从不低头折节。
3.他们( )历经很多磨难,( )从不低头折节。
八、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冷艳的( ) ( )的品格 冰凉的( )( )的灵魂
慈祥的( ) ( )的骨气 隆冬的( ) ( )的秉性
九、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拉:A用力使东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某处移动;B用车载运;C拖长;D闲谈;E牵累、拉扯;F拉拢、联络;G帮助。
1.老师拉长声音说话。 ( )
2.妈妈正和保姆拉家常。 ( )
3.现在,他有困难,我们应该拉一把。 ( )
4.小东正和看门的大爷拉交情。 ( )
5.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 ( )
十、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稀罕( ) 顿时( )
分外( ) 爱惜( )
十一、“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C)
A、外祖父认为这么白的梅花图不应该弄脏。
B、外祖父认为这幅梅花图价值连城,不应该弄脏。
C、外祖父认为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祖国是不容玷污的。
十二、我会填空
《梅花魂》围绕梅花一共写了____件事。第一件写: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件写:_________________;第三件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