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落花生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落花生》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该单元共4篇文章,本文为第3篇。本单元要求“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作者把种花生、收花生作为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在过收获节时谈论花生作为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并在看似随意的家常谈话中,揭示出应该做什么样的人的人生哲理。行文朴实、自然、亲切,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我所教的五年级2班的学生有66人,其中41人为男生。这个班整体的语文基础不牢固,学习较差的占大多数,学生不爱动脑筋,两极分化比较大。学生在上一课时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对课文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对文章的详写和略写有初步的了解,但对借物喻人的写法处理不太了解。
(一)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如何处理文章详略。
2、了解并掌握借物喻人的写法。
(二)教学难点:
1、感悟从日常生活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2、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1、通过勾划段落及对关键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如何处理文章详略。
2、通过对父亲说话的理解,了解并掌握借物喻人的写法。
3、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父亲所说话的深刻含义。
1、体会作者如何处理文章详略。
2、了解并掌握借物喻人的写法。
1、感悟从日常生活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2、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落花生》一课的生字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分半钟完成,并用简练的话语,概括出文章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学生汇报后教师总结并板书:种——收——吃——谈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并对默读提出具体要求(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并让学生用简练的话概括文章内容,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理清了文章的主线。
师:文章中哪些段落写的是种花生?哪些段落写的是收花生?哪些段落写的是吃花生?哪些段落写的是谈花生?请在书上用笔勾划出来。(第1自然段写的是种花生、收花生;第15自然段写的是吃花生;3—15自然段写的是谈花生。)
师:文章在详略安排上,你们发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写得简略;谈花生,写得详细。谈花生,是文章的重点内容,所以要写得详细。)
师:当文章有多个内容时,我们要注意内容的详略安排,重点的内容要详写,次要的内容应该略写,甚至一笔代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勾划段落,通过看内容的多少或文章的详略,找出文章的重点,体会在写文章时如何掌握详略。
1. 理解种花生、收花生的略写词句。(5’-7’)
(1)课件出示: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2)师:轻声读读这一段话,想一想作者写的种花生的过程是怎样的?(买种,翻地,播种,浇水)
学生读这四个词。
师:这四个词语的顺序能调换吗?为什么?(因为这是种花生的先后顺序,因此不能调换词语的顺序。)
师:这四个词语之间的逗号可以改成顿号吗?为什么?(不能改成顿号。因为这是植物生长的几个过程,时间比较长,所以用逗号更好,而顿号所表示的时间短,联系紧密,在这里不适合。)
总结写文章时详略安排:作者用这四个词语,简练、有序地写出了种花生的具体过程。我们在学习文章内容的略写时,就要学习作者简练、具体、有序的写法。
(3)师:请联系上下文,说说对带点词语“高兴”、“居然”的理解。(我们爱吃花生,妈妈让我们种花生,所以我们觉得很高兴。那是地块荒地,我们没想到花生的收获,感觉有点出乎意外,有点惊喜。)
请学生用“居然”一词说一句话。
(4)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来呢?(高兴、快乐、惊喜)请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了解种花生的过程,体会文章该如何略写。并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
2. 理解“谈花生”的详写词句。(10’-14’)
(1)师:姐弟几个谈了花生的哪些好处?(味美、榨油、便宜、朴实)
(2)师:下面,我们一起回到过收获节的那个夜晚吧,现在咱们就是家庭成员了,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并分角色朗读。(角色:父亲、姐姐、哥哥、我、母亲)
(3)学生表演读
(4)课件出示: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师: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这句话在我们的对话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花生的好处很多”承接前面我们说的话,“有一样最可贵”引启后面父亲对花生的评价。)
学生读花生的可贵之处。
师:想想花生的种种好处,联系父亲所说的话,请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花生的可贵之处?(不图虚名,默默奉献)
(5)课件出示: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师:读一读,联系上下文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所以你们要像花生”这句话?(父亲由花生的生长特点谈到了做人。)
师:父亲希望我们做什么样的人?
学生汇报后教师总结并板书:做有用的人。
(6)师:想一想:姐姐、哥哥和我的话,是从什么角度谈花生的?父亲是从什么角度说的呢?(我们是从花生的好处方面说的,父亲是从花生的可贵之处说的。)
【设计意图】体会文章如何对谈花生的过程进行详写。并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我们和父亲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谈花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1. 了解借物喻人。
课件出示:父亲由花生的朴实无华,想到了人要做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人。
师:在这里,父亲借花生把果实深深埋在地里的特点来比喻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人。这种借事物的某一特点,来描写人的品格的写法叫借物喻人。
总结板书:借物喻人
【设计意图】结合文章内容介绍借物喻的写法。
2. 练习借物喻的写法。
(1)课件出示:借花生把果实深深埋在地里的特点来比喻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人。(横线上的内容让学生思考回答后显示)
(2)请大家看看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有哪些特点可以表现人的品格。
课件出示:请同学们仿照这样的写法完成下面的题目:
借蜜蜂 的特点来比喻 的人。
借松树 的特点来比喻 的人。
借荷花 的特点来比喻 的人。
借桃子 的特点来比喻 的人。
【设计意图】适时进行练习,掌握并学会使用借物喻人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