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圆明园的毁灭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圆明园的毁灭和它的辉煌,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想像、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课前收集材料,预习课文,通过朗读,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像,多想、多读、多体会,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祖国文化的灿烂热爱,了解屈辱的历史,激发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文简短,结构紧凑,材料安排很巧妙。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同学们难以想像那里的景象,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展开想像,使学生对当年圆明园的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通过收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本课教学设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牢固树立主体意识,训练意识、创新意识
1.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2.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
1.感悟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2.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独到之处。
一、直奔主题
1.同学们,这幅图是哪里?(圆明园)
2.学生读题,师板书圆明园。
3.学生质疑。
4.师,你仿佛看到了圆明园怎样的景观。
二、整体感知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
2.文中有三句话高度概括了圆明园的价值,请同学们找出来。
3.作者为什么对圆明园有如此高的评价?
三、精读课文
1.围绕作者为什么对圆明园有如此高的评价学习课文里圆明园辉煌的一部分。
2.学习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1)课件出示圆明园中的瑰宝和精华,把学生带入情境中。
(2)引导学生把最感兴趣的景观具体表达出来。抓住文中的几个有字。
(3)你对它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
(4)指导朗读,语气从容、自然,语气宜娓娓道来。把学生带入一百多年前的圆明园中。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圆明园的平面图,弄清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小园的分布情况。
(2)抓住“众星拱月”理解圆明园的宏伟。
(3)教师范读,学生充分想像,看看在你头脑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
(4)自己画画圆明园“众星拱月”似的布局。
(5)有感情朗读,读出宏伟、美的感受。
4.学习第五自然段
同学们,就是这样一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却被一把无情的大火给烧了。课件出示火烧圆明园的影视视频。此时把课题板书完整。
同学们,此时人的心情怎样?你想说什么?(生自由发挥)
(1)学生默读第五自然段,谈谈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引导学生抓住“闯进、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谈理解。
(2)指导朗读,朗读中体现痛惜、仇恨之情。
5.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样一座万园之园就这样化为了一片灰烬,难怪作者在一开篇就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生读这句话。
(2)从两个不可估量体会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
四、拓展
1.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2.假如你现在就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会说些什么?
五、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同学们,如今圆明园的废墟依然屹立在那里,它记载着侵略者在我们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可为什么英法联军敢在我们的土地上横行霸道,那是因为当时清政府的腐败,软弱无能,同学们我们要牢记这屈辱的历史,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不再受侵略者的欺侮,让我们振兴中华吧!
六、作业
1.假如你站在废墟旁,会说什么,写下来.
2. 搜集文字和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