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学会看病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 理解“打蔫儿、喋喋不休、按图索骥、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 通过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反映出母亲内心的矛盾,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浓浓的母爱。
3. 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母爱,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练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从生活自理的角度,为人生奠基。
这篇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很贴切,想必学生读来会有十分亲切的感觉。但是,现在的孩子在家里依赖父母已经成为了习惯,他们能否读懂文中母亲的良苦用心呢?我想还是要在母亲的心里活动上下功夫,引导学生从母亲矛盾的心态中感受到那样一份浓浓的母爱。我想,此时的孩子就好像站在自己的母亲面前,聆听母亲的心声,他们就好像作者的儿子一样,孩子最了解孩子的心。文中的“儿子”会想些什么,只有他们才知道,何不让孩子们用笔写出来呢?或者将教学的触角延伸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类似的事儿,我想此时学生心中的想法会与之前大有不同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
学会看病
。
一、 谈话导入课题
1、上课前,老师先作一个小小的调查。孩子们,你们生病的时候一般是怎么解决的?每个人都会生病,孩子也不能幸免。有了病就得看病,(板书:看病)看病也是咱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故事中的儿子和我们一般大,故事的
开头是这样的:儿子长得比我高了。一天,我看他有点儿打蔫儿,就习惯性地摸摸他的头,在这一瞬间的触摸中,我知道他在发烧。
2、孩子生病了,我们将听到怎样一段母子对话呢?请看大屏幕。
3、朗读母子对话,感受人物心境。
(1、)师生合作读:老师当母亲,谁当儿子?其他同学注意听。
(2、)孩子们,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你觉得这位母亲有点怎么样?
有的同学说残忍、狠心、甚至有点冷漠,可孩子明白妈妈的意思,妈妈是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也就是要儿子学会看病。
4、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齐读课题——《学会看病》。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一)词语
聊胜于无 喋喋不休 忐忑不安 按图索骥 雪上加霜 来日方长
(二)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母亲的心理,感受伟大的母爱。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走进这位看似残忍的、狠心的、甚至有点冷漠的母亲的内心深处,去细细地品味一番。请用心读读儿子离开家门后,母亲等候他归来的部分(21—27段),找出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多读几遍,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一):后悔
1、你感受到了什么? 她后悔什么?
2、你还从哪里读懂了母亲的后悔?
3、母亲觉得自己太不应该了,她后悔极了!谁来读出母亲的这种后悔?
4、引导:但一开始,母亲却是怎么认为的?
男孩子当一回儿子,老师和你们一起再读读母子间的对话。
5、同学们,面对病中的儿子,母亲是步步逼问。让儿子独自上医院的想法是那么坚决。可是从儿子出门的那一分钟起,她就开始后悔了。在她看来,这个举动无疑是——(雪上加霜),她应该和儿子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以后再——(按图索骥),而且——(来日方长)。想到这儿,母亲更是后悔不已。带着你的情,融入母亲的心,齐读这一句。
(二):不安
1、从这个句子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2、“忐忑不安”能从字形上来猜测一下,“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
3、为什么不安,她在担忧着什么?你能读出母亲这种心痛的感觉吗?
4、知道沙漏是什么吗?不知道的同学可以看图,你觉得它的流速快吗?
5、母亲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时间过得越慢,母亲越忐忑不安。滴答滴答一秒一秒的滴答声就像沙漏坠入她忐忑不安的心房,她的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她的心缩得更紧了,心也更疼了。
6、让我们带着这份沉重,怀着这份不安,读好这一句。
(三):谴责
1、这时的母亲从不安到了深深地谴责自己
2、她谴责自己什么?你体会到母亲的深深自责了吗?读出你的感受。这就是母亲深深的自责呀!
四、谈写结合,再悟情深
引导:同学们,这位母亲坚决要让儿子独自去看病,可是从儿子出门的那一刻起,母亲就开始后悔,继而不安,甚至深深地谴责自己。通过这些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一位母亲的感情变化——她既想让孩子锻炼成长,又怕孩子遭受磨难的复杂心理。此时此刻,你还觉得这位母亲是残忍、狠心、冷漠的吗?你现在是怎么认为的?
下面我们也来学一学描写人物内心的写法,当一回病中的儿子,好吗?
(一、)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写写儿子的心理活动并交流。
1、当 妈妈决定让我独自去医院看病,
2、当摇摇晃晃的我在医院里找不到内科室时或找不到配药房时,
3、当我学会了看病,走在回家的路上,;
引导:看着儿子顺利归来,母亲提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
(二、)出示句子:
1、指名读。
2、这个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的?
五、诗歌诵读,升华情感
1 、这位母亲为什么要磨炼儿子、磨炼自己?(学生答)文中的母亲也在文章最后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大家读读这一段:
2、她不仅仅是让儿子学会看病,而且要让儿子学会独立地面对生活。因为路是要靠自己走出来的。这真是一位用心良苦的母亲。知道这位母亲是谁吗?
4、这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让我们牢记她的忠告:归根结底,路是要自己走的。
这就是一位母亲的心声,这也是天下所有母亲共同的心声!
5、课后老师建议你们去阅读《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相信大家对这位 母亲会有更深的认识。
六、作业:读《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有感。
板书设计
学会看病
后悔 不安 自责
不解 埋怨 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