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开国大典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写作顺序。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
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3、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1、学生对本课的历史背景,如旧中国的屈辱历史等,对小学生来说,从语言文字去感知当时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体会人民激动,兴奋的心情与对党、新中国、毛主席、解放军的热爱之情,是有相当的难度。为此,需要搜集中国人民遭受压迫、奴役、侵略的文字材料和影像资料,并在课前交流,增加感性认识;教学时可利用声像资料创设情境、引导想象、体会心情、激发感情,再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反复研读,才能更好地走近毛泽东,感受伟人的魅力与风采。 2、《开国大典》这篇文章篇幅较长,要在课内将这么多容量的信息一下子或者说面面俱到地加以逐一讲解的话,恐怕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我认为可以从课文的重难点入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长文短教。课堂中再有机地拓展到课外内容,从各方面了解祖国成立的相关资料,了解旧中国屈辱的历史,再一次体会当时举国上下,人们当家做主的那种自豪的感情。 3、学生对于描写人物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四年级下册第七组“不懈追求的的努力”中就有“留心人物外貌、动作方面的描写”这样的学习提示,本册第六组“父母的爱”,单元导语中写到: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本组的单元导语也提到:学习本组课文,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由此可见,本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上,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增量,有新的收获。
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 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2、结合课题,感知内容
【设计意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对课题的解析,让学生从 整体上感知开国大典的隆重和盛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欲望, 也为下文的学习奠定基调。
1、快速读文,想想课文记叙了哪些场面,试着用简洁
的语言写下来。
2、交流反馈,理清场面。
①群众进场;②典礼仪式;③阅兵式;④群众游行(板书)
3、借助提纲,明晰写作顺序。
【设计意图】这是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清脉络,
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做
好铺垫。
1、默读课文,细读精品。
用心默读课文(5—10)自然段,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的
反应的语句,抓住关键词想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文中做笔记。
2、交流反馈,朗读激情。
预设一:“下午三点整……一齐投向主席台。”
抓住“排山倒海”“一齐”等词语感受到群众激动、喜悦的心情, 听课记录
热爱领袖之情。
预设二:“这庄严的宣告……欢悦起来。”
抓住“一齐”“欢呼、欢跃”等词语,谈感受。感受“反复”
写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预设三:“毛主席亲自……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理解“瞻仰”等词语的含义,感受情感
预设四:“只听见炮声……雷鸣般掌声。”“毛主席用强有
力的语调……一阵掌声。”
从“掌声”谈体会……
【设计意图】紧扣文章中的重点词句,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读(多种形式读)、
画(抓关键词句)、看(看多媒体)、想(想象画面)等学习方法,帮
助学生逐步深入地领略作者语言背后蕴藏的内在情意,感受人民群众对
毛主席的热爱和拥戴,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通过一次次地读,学生想
象画面,品味文字,关注表达,感悟情感。既积累了语言,又培养了情
感,让学生的语言、思维与情感同构共生。
3、回顾历史,练笔燃情
4、小结写法,凸显主旨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练笔,把语
言形式的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情激情,彼此交融。
1、背诵抄写第七自然段。
2、小练笔。运用场面描写方法,描写“呼啦圈达人秀”一个精彩场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比赛的过程写完整。)
26 开国大典
群众入场
条理清楚 典礼仪式 场面盛大
点面结合 阅兵仪式 伟人风采
群众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