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新型玻璃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1、2自然段,知道课文介绍的“夹丝网防盗玻璃”和“夹丝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3.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让学生通过了解“夹丝网防盗玻璃”和“夹丝玻璃”这两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了解这两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明白作者是如何将这两种新型玻璃写具体、生动的。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进行小练笔。
一、表格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回忆一下“夹丝网防盗玻璃”和“夹丝玻璃”这两种玻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板书:特点、作用)
二、深入品读
1、现在我们要重点学习作者运用了什么好方法将这两种玻璃写得那么具体、生动?画句子、圈词语、写批注、感情朗读。
2、学生汇报感受。
3、师点拨重点:
(一)夹丝网防盗玻璃
(1)汇报句子1:(出示句子:“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
①如果把前面这个故事去掉,好吗?(对了,运用真实的例子、真实的故事更增强了可信度,在表达上更能吸引、打动人。)
②师小结:这个例子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让我们读起来如临其境,这就是举例子的好处。(师板书:故事、举例子)
③谁来为我们读读这个例子?指名读、师范读、全班读。
(2)汇报句子2:比较、品析
原句:“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看守,而是被划破的玻璃!”
改句:“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是被划破的玻璃!”
①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运用了关联词更能强调后者的重要性,突出玻璃防盗的特点。)(师板书:关联词)
②谁来读,注意突出关联词的妙用。
(3)汇报句子3: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从这“四个可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用途广泛。)
这句话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
(师板书:举例子 排比)
过渡:刚刚我们看到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厉害,那夹丝玻璃跟它有什么不同吗?接下来谁来汇报。
(二)夹丝玻璃
(1)比较句子4:
原句: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
改句: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被打碎了也不会伤人。
①原句改成这样,你觉得好吗?(“即使”是假设一种现象、情况,表达更加准确,如果没有“即使”,也就意味着这种玻璃时时会被打碎,那就谈不上坚硬;“即使、仍然”更突出它坚硬的特点。)
②作者用了两个非常妙的词形象写出了玻璃坚硬的特点,这两个词是什么?(板书:安然无恙、藕断丝连)
A.“恙”原本指什么?(生病)猜猜“安然无恙”的意思是什么?(平安,没有疾病)联系上下文理解“安然无恙”的意思。
B.是啊,“安然无恙”一般用来形容人平安、没有疾病,现在这个词用来形容玻璃,这样写妙在哪?(玻璃性能好、生动而准确地写出玻璃坚硬、完好无损)
③那“藕断丝连”这个词用在文中又妙在哪里?(坚硬、安全可靠、不易破碎、碎片不会飞溅伤人)
A.坚硬到什么程度?课文中具体指什么?(出示图片)
B.你们知道吗?“藕断丝连”这个词不仅形容藕、玻璃这些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你能用“藕断丝连”来说个句子吗?
(提示:擀面团、脱落的墙体与裸露的钢筋、相爱情侣被迫分开、重返母校的学子、离乡定居他乡、旅居外国的华侨)
例句1:地震来了,房子受到猛击裂开了缝,可墙体裂缝仍然与裸露的钢筋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
例句2:从高崎小学毕业多年的学子,虽没时间常回母校看看,但经常打电话、发qq和老师联系,他们与母校的感情藕断丝连。
例句3:我离开家乡到厦门读书已有五年之久,但我与家乡的爷爷奶奶却藕断丝连。
例句4:梅花魂的外祖父虽然身在异国,但与祖国母亲的感情藕断丝连,割舍不了。
例句5:电视中有一对相爱情侣被父母亲强令分开,可暗中他们还是藕断丝连。
(2)“安然无恙”“藕断丝连”这两个词生动而准确地写出了夹丝玻璃的安全可靠。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除了高层建筑可以采用外,还有哪些场所也可以用呢?出示4个“可以”,让学生练习说话。(出示课件罗列几种)
4、梳理手法:作者为什么能将这两种玻璃写得那么生动、具体呢?
内容结构上:以故事导入、抓住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来写;表达方法上: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用词讲究(排比句、关联词)。 板书:内容(结构)、表达方法
三、小练笔
1、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新型的物品呢?学生介绍事先搜集的资料。
2、师出示范文,指名读范文
3、我们能不能也运用上第1段的好方法来推销我们的产品。学生练笔,师巡视指导。
4、评议学生练笔
四、师小结
科学使一切皆有可能,只有我们不断探索,去创造和发明,还会出现许许多多新型玻璃,让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另外三种玻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