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落花生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 、学会本课生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慕虚名的品格,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2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学习分清文章主次的阅读方法。
3 、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张扬学生的个性,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交际和写作的知道有机地结合起来,让阅读更好地为写作服务。
五年级学生在朗读中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能把握文章的重点,但仍需合作交流和老师的点拨。
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礼物?
生:花生。
师:你喜欢吃花生吗?
生:喜欢。
师:那么老师看谁表现的最好,就奖励给谁。
师:你们知道花生还叫什么?(落花生、长生果),对,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也是著名作家许第山先生的笔名,你对这个笔名有什么疑问吗?
生:他为什么取了一个这样的笔名?
师:是呀,这个名字,很土气,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一起寻找原因。(板书课题齐读)
二、学习种花生、收花生。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1-2段,这部分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内容?
生:自由读。
师生共同交流。
指名读。(注意文中的多音字)。
师:在种花生、收花生的过程中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几个词语能调换顺序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因为它是按照植物生长的规律来写的。)
师:大家再来看一下标点,用的是什么符号?(逗号)
为什么不用顿号呢?(因为它的每一个过程都不是连续发生的,而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
师:在文中有哪一个词语,体现了一家人对花生收获的意外?
生:居然。
师:这种没有意料到的惊喜,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词语表达?
生:喜出望外。
三、学习尝花生,议花生。
师:本文除了写种花生,收花生,还写了什么?
生:尝花生,议花生
师:哪些句子是写尝花生的?
生:那一夜,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
师:对,吃花生写的特别少,而且是边吃边议,这种写法我们称作?
生: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师:这样写可以更好的突出文章的中心,希望我们大家也能在写作中做到详略得当,突出中心。
师:在议花生的时候,我们一家是怎样讨论的呢?
出示每个人的话。指名分角色朗读。
在这些发言中,重点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谁的话?
生:给我印象最深的句子是父亲说的话。我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师:还有谁对这句话印象深刻?
师:师:老师再请一名同学读读这句话,你们听听,父亲喜欢谁呢?
生:父亲喜欢花生。
师:父亲不仅是喜欢花生,而且是在赞美花生,那么,父亲的话究竟在哪一点上赞美了花生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
生:汇报体会。把花生与苹果、桃子、石榴对比。
师:板书:默默奉献、不求名利。
师:你们理解得很好,能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吗?
生:读句子。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评价朗读。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段话。请女同学读第一句,男同学读第二句,注意听老师的引读。(师生共同读句子)
师:继续汇报,你还对哪句话印象深刻?
生:我对父亲接下去说的话印象深刻,我来读一读。
生: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师:能说说你为什么对这句话印象很深吗?
师:老师再请一名同学读读这句话,注意把变颜色的词读得重一点。其它同学注意体会这句话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
生:父亲告诉孩子们要做有用的人。
师:如果你就是那位父亲,你觉得该怎样读这两段话,才能表达出你当时的感情呢?大家来评评谁读得最有感情,学得最像。
抽生读书,让学生在读中领悟父亲对子女的期望。
师:板书:有用的人。
师:看来,父亲和孩子们谈论花生的真正用意在于教孩子们做落花生一样有用的人。
师:请大家继续汇报。
生:我对作者说的话印象深刻,我来读一读。
生: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什么样的人是“有用的人”呢?
生:对国家,对人民做出贡献的人是有用的人。
师:你能具体说一说,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岗位上的人是有用的人吗?
生:救死扶伤的医生是有用的人。
生:城市的美容师 ------清洁工人是有用的人。
生:辛勤的园丁 ------教师也是有用的人。
师:这些人虽然岗位不同,对社会的贡献大小不同,但他们都是有用的人。师:什么叫“只讲体面”呢?
生:只讲究身份和面子。
师:你见到或听到过“只讲体面”的人吗?
生:我在公共汽车上看到有的阿姨,打扮得很漂亮,可是看到老年人坐车,不给让座。这样的人就是只讲体面。
师:我们要不要做这样的人?
生:不要。
师:我们要做 -------有用的人。
师:刚才同学们分别谈了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想不想把这一部分分角色来读一读呀?
生:想。
师:现在先以小组为单位练一练。
生:分角色读。
师:的确是这样,这晚的谈话,给作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许地山给自己起了一个笔名叫 ----“落华生”,以此来鞭策自己,许地山后来成为了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他在为人处世上从不炫耀自己,从不盛气凌人,真正做到了向落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奉献。
齐读许地山的名言。
师:同学们,学到这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落花生”了吗?
生:作者是想说明自己要做“落花生”一样的人。
生:作者告诉我们要做像“落花生”一样有用的人。
师:这种写作方法叫什么?
生:借物喻人。
三、课堂讨论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父亲为了突出落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质,用桃子、石榴、苹果作比,我们知道桃子、石榴、苹果实际上也很有用,那么,这两者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生:都有用、有才能。
师:同学们,在现代社会中希望大家能成为“落花生”那样的人,做一个 -------“有用的人”!这就是我对你们的希望!也希望大家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