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七律·长征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课标中对5、6年级诗歌阅读提出明确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据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学会“礴,崖、丸、岷”四个字,理解“等闲、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锁寒、尽开颜”等词语的意思。
2、能了解诗歌大意以及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能初步感受毛泽东诗词的风格。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五年级学生根本无法理解长征,所以课前的学习准备是不可缺少的。在学习前,我们进行了关于长征的综合性学习,观看《长征》影视作品,了解了长征的原因,途径地点,著名的战役,以及一些故事;搜集长征资料,了解毛主席等,学生有了一定的积淀和理解,再读诗文才能很快融入,进而感受诗人豪迈的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难点
由于学生对红军长征中英勇事迹缺乏切身感受,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理解第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诗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导入释题
师:(出示毛主席图片)同学们,屏幕上的人你认识吗?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学生谈自己了解到有关毛主席的内容。
师:是的,毛主席是与新中国的命运息息相连的人,他曾带领中国工农红军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二万五千里长征。板书:长征
师:对于长征,你又有什么了解?(长征的原因;长征的时间;长征中的故事;重大战役等)
师:请大家看屏幕。(出示长征路线图)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北上抗日,中国工农红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击溃了敌军一次又一次围追堵截,终于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整个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回顾漫漫征程,毛主席感慨万千,挥笔写下了这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板书:七律·长征)请大家齐读课题。从课题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谈)
师:中间的点是分隔符号,它把前后两个词分隔开来。根据我们刚才的交流,大家一定明白“长征”是指——(诗歌的内容,主题)那么“七律”是表示什么呢?
(出示诗文)大家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数数看,一共几行?每行几个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这种格式的诗,我们称它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七律,没两行为一联,共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读诗文
师:快打开课本,让我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顺。
①、读准字音 大家读得很投入,来,我们请这一小组的同学读一读,每人读一联,读第一联的同学把题目带上。(适时纠正字音,学生读完后出示生词,再读生词。)
②、读好节奏 读诗不能只停留在读准字音上,还要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味,谁再来读。指名读。知名评。你看,老师按节奏画好了停顿记号,谁愿意与老师配合读,我读上联,你就读下联。(适时指正:音断气不断、字音等)
③、读出韵味 同学们,要想把诗歌读好,不仅要读出节奏,老师这儿还有个小秘密呢。(出示注音诗文)你看,老师吧每句末尾这几个字用红颜色标注了,请一位同学读读这几个字,这几个字呀,必须读得字正腔圆,声母韵母一点儿也不能含糊,难、闲、丸、暖、寒、颜;你发现了什么?(韵母都是an)是的,格律诗在押韵方面也是特别讲究的,这几个字就是这首诗的韵脚,读好了韵脚,读出了节奏,诗歌的味道自然就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读整首诗)
明诗意
师:同学们,常言道文有文心,诗有诗眼。静心默读这首诗,想想整首诗是围绕哪句诗写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你真会读书,这句就是整首诗的中心句,也称诗眼,我们一起读诗眼。你从这句诗中读出了什么?
(学生简洁谈体会,师适时板书:不怕 只等闲)谁能读出红军不畏艰难的感觉?
师:红军把经理万水千山只当成平平常常的事,诗中提到了红军经历的哪些山水?小声读诗,把山名,和水名用笔画出来。
交流:
生:诗中写到了五岭,乌蒙,岷山。
师:我们先看五岭山脉,(出示图)五岭是一座山岭吗?(不是,是都庞岭、萌褚岭、骑田岭、越城岭、大庾岭的总称。)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眼前的五岭,你想到了什么词?(层峦起伏、蜿蜒盘旋、连绵不断)
再看乌蒙山,(出示图)你又想到了什么词?(直入云霄、高大雄伟、危峰兀立、奇峰罗列)
诗人分别用什么词来形容五岭和乌蒙山的?(逶迤 磅礴)
师:是的,逶迤就是连绵不断的样子,逶迤的五岭纵横四个省,绵延千里,像一条蜿蜒的长龙;磅礴就是雄伟高大的意思。磅礴的乌蒙山势陡峭,海拔在三千米以上,差不多有一千层楼那么高呢!这样的五岭,这样的乌蒙山,如果让你来翻越,你会感觉怎么样?(难……)
师:在诗人眼里,在红军看来又是怎样?你从哪体会到的?(腾细浪,走泥丸)具体说说:(红军把走过五岭看作是细浪翻腾,把翻越乌蒙山当成是小小的泥丸在脚下滚动。)
师:说得如此轻而易举,红军翻越这些山岭真的不难?想象一下,红军经过这里可能有什么困难?(生描述想象当时困境……)
是的,正如同学们所言,山路崎岖,危峰兀立,红军——学生接:远征难
日夜兼程,风餐露宿,红军——
大雨滂沱,泥烂路滑,红军——
敌机盘旋,追兵围堵,红军——
面对重重困难和险阻,红军战士还把这逶迤的五岭看成是细浪翻腾,把磅礴的乌蒙当成脚下滚动的泥丸,(出示对比动感效果)这强烈的对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谈感受)
师:对,这就是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这就是可贵的 革命精神,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指名读。
回旋读诗眼:翻越了逶迤磅礴的五岭乌蒙,红军用坚实的脚步告诉我们——(出示中心句)
师:诗中还提到哪些水呢?谁能把相关诗句读出来?出示:“金沙水拍……铁索寒”
师:这句诗中隐藏着两场刻骨铭心的战役,谁来给大家讲讲。(学生讲 巧渡金沙江)听说红军不费一枪一弹,不损一兵一卒就拿下了金沙江,你心情怎样?(高兴)红军战士更是兴奋不已,所以诗人说:金沙水拍——云崖暖
师:诗的下半句中,有个词与云崖暖相对应,是什么呢?(铁索寒)铁索桥上发生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回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出示影片:飞夺泸定桥)看了影片,你有什么感觉?是啊,战斗虽然胜利了,可许多勇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那场景至今让人心惊胆颤,正因为这样,毛主席在诗中写道:大渡桥横——铁索寒
师:两场战役,一寒一暖,两种心情,谁能把这两种不同的感受读出来--评价--男女配合读
回旋读诗眼:渡过欢快的金山江,趟过艰险的大渡河,红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告诉我们——
师:岷山是红军长征途中越过的最后一座雪山,它常年积雪,气温异常寒冷,1935年10月,红军终于翻越了岷山,长征胜利结束了。想象当时会是怎样的场景?(兴奋、激动)
出示诗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中哪些词让你感受到了欣喜和高兴?(板书:更喜 尽开颜)抓住这些词,读出战士们的兴奋与激动。
回旋读诗眼:翻过皑皑岷山,红军战士用满腔的热情告诉我们——
激情诵读
师:长征,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长征,书写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史诗;毛主席以浪漫豪迈的笔调,让长征途中一个个鲜活的画面历历在目,让我们满怀诗人的豪情,再次吟诵--- 七律 ·长征。
情景升华
师:文人墨客们把七律·长征谱成了英雄的赞歌,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