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圆明园的毁灭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4、学习运用汉字溯源、联系上下文、感情朗读等方法理解词义。
5、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会运用关联词为表达增色的方法。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年级的阅读要求有如下描述:“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五年级学生作为高年级的起始年级,对词语的表达效果和文章的表达方法仍处在认识、学习方面,需要教师运用相应的教学手段扶一扶。
课文介绍的圆明园景观都已经消失,那段屈辱的历史也已久远,为学生理解课文造成了一定难度。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从而对圆明园的辉煌景观产生认识和了解。其次,凭借多媒体课件,通过收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
教学重点:
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感受文章的表达特点。
教学难点: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1、孩子们,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教师边说边板书圆明园三字)
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当中的美景。(教师朗诵雨果对圆明园的描写。)
再看,如今的圆明园。你有什么想说?
2、齐读课题。
3、针对课题质疑
1、请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再想想刚刚提出的问题自己是否能够解决。
2、交流反馈:
课件出示句子,检查生字读音。
重点指导 “瑰”的生字教学。(音、形、义,并加以拓展)
学法指导:从字词的构成入手理解词义,是个好办法。
3、孩子们,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已经解答了我们所有的问题,那么其他的部分是否不需要呢?请你们快速浏览其他自然段,看看这部分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自然段,看看课文哪些句子描写了圆明园的辉煌。
2、请学生交流,教师提炼。(板:布局、建筑、文物)
3、课文是怎样把这三部分描述具体的?找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读一读,写一写感受。
4、汇报:
板块一、精妙的布局:
抓住“众星拱月”来理解。
请你仔细看一下图,“拱”是什么意思?
“众星拱月”在文章中指的是什么?
学法指导: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进而理解课文,是个阅读的好方法。
同学们,这样的布局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惊叹 匠心独运 震撼 自豪……)
板块二:精巧的建筑:
(1)有一句话总体表现了游园的感受。是哪一句?(指导朗读)
(2)哪些景点给你这个感觉?
(3)指导朗读。
结合实际,想象风格不同的建筑,丰富园内景物。
学法指导:把一个个的语句读成了一幅幅的画,这又是一个理解词义的好方法。
5、语段比较练习,学习作者从多角度分类描写事物及巧用连接词的写法。
出示修改过的,顺序杂乱的句子。
(通过比较,个别读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课文运用并列关联连接词“有……也有……”分类介绍,层次清楚,读来富有节奏感。)
(1)扩写句子: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用分类介绍的方式描述出来。
小练笔:园中有风格各异的民族建筑,有( ),也有( );园中还有独具风情的西洋景观,有( ),也有( )。
(2)教师小结
板块三 珍贵的文物
1、孩子们,圆明园里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物,你们看:(幻灯出示)读
2、现在这些珍贵的文物还在吗?奇特的建筑还在吗?精妙的布局还有吗?是呀,这一切都在侵略者的野蛮行径中毁灭了!
3、孩子们,文章既然是写毁灭,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的辉煌呢?我们交流一下吧!
(是啊,正是圆明园美得让人心醉,才会毁得叫人心碎啊!)
孩子们,152年前的一把大火毁灭了圆明园,但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我们下节再来探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