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学会看病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者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并通过体会母亲情感的变化,感受到母亲对儿子深沉、广阔的爱。发现并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表情、动作等描写间接揭示人物心理和直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人物的方法,并尝试运用。
3.理解母亲虽经受内心煎熬,仍旧坚持锻炼儿子的良苦用心。从而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母爱,并树立独立面对生活的信心。
五年级的孩子与文中的儿子年龄相仿,虽然文章很长,但因为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读起来会有几分亲切感。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母亲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制造悬念
同学们,你们在生病时,谁最着急?他们是怎么照顾你的呢?(学生畅所欲言)你们是父母的宝贝,从他们无微不致地照料可以看出爱你有多深。可是有一位妈妈面对生病的儿子,却选择了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她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第20课《学会看病》。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读课文。
2.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3.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朗读课文,体会心情
让病中的儿子独自去看病,母亲心里舒服吗?自由朗读21~23自然段,边读边体会这几段话分别体现了母亲怎样的心情?并带着感情读一读。
后悔: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为什么后悔?理解“雪上加霜”“按图索骥”。
出示句子“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这是一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来读读。更强烈地表达了母亲的悔意。(板书:后悔)
担心: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师:这个句子很有味道,让我们来多读几遍。时间过得很慢:从哪个词感到时间很慢?(艰涩:艰难),慢得像——沙漏中的沙子一点一点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一读)堆积在心里,越积越多,让我的心越来越——沉重。(二读)这沉重的内心世界里满满地装着对儿子的——担心。(三读)(板书:担心)这时的母亲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就是——度日如年,足见爱子真情。
过渡:除了后悔、担心母亲还可能会有什么心情?
自责:担心,后悔,自责,心疼,这种种情感纠结在一起,使母亲的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深深地谴责自己——(出示第9个句子)读(“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边!”)
师:虽然我毫无疑义的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感冒,如果寻找适宜锻炼看病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边!”)
勇气回升:师:看着儿子平安地归来,听着儿子骄傲的话语——(板书)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
四、讨论交流,感受母爱
母亲狠着心,让儿子独自去看病的目的是什么?她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请小组讨论并说出理由。
五、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母爱是伟大的,是细腻的,是深沉的,有时它深沉到让我们无法轻易地察觉到。那么在生活中,母亲对你的爱你感受到了吗?妈妈对你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
六、聆听歌曲
母爱的形式是多样的,关心是一种爱,冷漠是一种爱,逼着孩子学会生存更是一种爱,母爱无处不在。下面我们一起带着感恩的心去聆听一首赞美母爱的歌曲《母亲》(阎维文)。
七、用我笔,写我心
听完这首歌,我想同学们的内心一定是不平静的,一定有很多话想对妈妈说,那么此时此刻就请同学们拿起笔,写一写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吧。
妈妈,我想对您说……
八、拓展延伸
毕淑敏,著名女作家,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又开始专业写作,被誉为“文学的白衣天使”。曾获各种文学奖30余次,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品《红处方》、《鲜花手术》、《预约死亡》、《提醒幸福》等。
推荐阅读:《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剥豆》
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十、小练笔
在看病的过程中,儿子的内心有怎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并通过想象,以儿子的口吻来写写他的的心理活动。
母亲让我自己去医院看病,我想……
到了医院……
我终于学会了看病,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
板书:
20*学会看病
后悔 担心 自责 勇气回升
学会独立
母 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