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最后一课--“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孩的自述” 法*都德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1、了解课文常识、掌握重点的字词。
2、复习小说的三要素,理清小说的基本情节
3、通过阅读课文,思考环境变化与小弗郎士心路历程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一、作者与作品
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它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
阿尔封斯·都德 法国19世纪后半期
小说家。
时代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1871年,法国战败,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了普鲁士。普鲁士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个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
《最后一课》就反映这一事件。
上页
下页
返回
情节:
环境:
人物:
小说的中心,反映文章主题(小说的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故事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回顾:小说的三要素
踱来踱去
诧异
懊悔
惩罚
祈祷
郝—赫
宛转
哽咽
gěng
yè
wǎng
hǎo
qǐ dǎo
chéng
ào
chà
duó
hè
预习检查:生字学习
捂(wǔ) 戒(jiè) 凳(dèng) 叟(sǒu) 膝(xī) 赚(zhuàn)
钥(yào) 匙(shi) 藤(téng) 挟(xié) 皱(zhòu)
词语解释:
诧异:
懊悔:
哽咽:
宛转:
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觉得意外和奇怪。
因极度悲伤,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
形容声音的圆润柔和。
预习思考:
1.小说中有哪些人物?
2.小说以什么为顺序来展开的?
3.故事情节怎样发展的?
课文线索及结构
一、上学路上
二、上课之前
最后一课
三、宣布下课
以时间推移为顺序按情节发展可把文章分为:
到“先生的小院子里”
到“我真永远忘不了”
到全文结束
开端
发展
发展
高潮、结局
按图复述课文
思考与质疑
1、故事的开端看小弗朗士是怎样一个孩子?从哪里看出来?
2、到了学校、小弗郎土发现哪些情况不同往日?先一个词语概括,再填写下表:
填表说明“最后一课”
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在街上也能听到
一切偏安安静静的,
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
开课桌,关课桌,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
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静一点,静一点……
平时,我迟到,会遭到韩麦尔先生的责骂。
穿戴一般
韩麦尔先生跺来跺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今天迟到,韩麦尔先生却温和地叫我快坐好。
老师穿……打……戴……
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个个看来都很忧愁
一向空着
异乎寻常!
3、当小弗朗士看到这样的情景后,心里感到怎样?
4、当韩麦尔先生宣布“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时候,小弗朗士的心情是怎样的?
5、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中表现怎样?
6、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小弗郎士心路历程
上学的路上
看到教室里的气氛
知道是最后一课
上最后一课时
怕骂、贪玩
吃惊、诧异
难过、懊悔
悲伤、愤怒
(幼稚)
(成熟)
研讨学习目标3:用自己的话归纳总结,在最后一节课上,小弗郎士对学习对老师对祖国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根本的变化?说说他的这些变化 的原因是什么?
贪玩 不爱学习
怕老师
幼稚 不懂事
热爱法语 认真学法语
理解 同情 敬爱 留恋老师
热爱祖国 恨敌人
原因:
1、他本来就不是一个坏孩子,他贪玩,但还能管住自己的孩子
2、韩麦尔先生对他的影响
3、亡国的惨痛带来的震撼
思考与总结:
小弗朗士
环境
变
(心理)
?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
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
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节选)
拓展延伸:
作业:
发挥想象力,以“下课以后”替小弗朗士写一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