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伯牙绝弦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2、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感受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凭借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读通、读懂课文并积累背诵。
感受伯牙和钟子期的真挚情谊。
一、理解题目,学习字词
1、读题目,“伯牙绝弦”中的“绝”的意思是( ),“伯牙绝弦”的意思是( )。
2、读3—5遍课文,能把带有拼音的字读正确,记在心里,然后给下列字注音:
弦( ) 哉( ) 兮( ) 峨( )
3正确书写一些难写的字,如“哉、兮、峨”等字。
(此内容,课堂不作讲解,组长检查。)
二、朗读课文:
1、练习朗读课文。
2、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查找资料,给文章划分节奏。
3、朗读课文需要读出重音,掌握语速,把握感情基调等。
(小组展示朗读)
三、理解课文大意:
对照注释,查字典、翻资料书,理解课文意思。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善: 鼓:
全句的意思是:
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高山: 曰: 善: 哉: 峨峨: 兮:
全句的意思是:
。
3、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洋洋:
全句的意思是
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念: 必得之:
全句的意思是:
5、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谓: 乃: 破琴绝弦:
全句的意思是:
(小组展示,展示时只说句子的意思,不需要说具体词语的意思。 )
四、深入学习课文,感受友情的伟大
1、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找出文中原句,说说你的感受。
2、伯牙既然“善鼓琴”,那么想一想,除了能弹高山、流水,还能弹出什么?试着仿写句子。
3、再读课文,想一想:伯牙和钟子期为什么互称知音?找出文中原句,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4、伯牙为何破琴绝弦?对此你有何感受?
五、深悟知音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本书里,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俞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 掊(póu)土 ,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齐声朗读这首诗。
假如你是俞伯牙,你有什么话想对钟子期说?
六、千古传唱怀知音。
欣赏音乐:高山流水
背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