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老人与海鸥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教学过程:
一、展示课题。复习上一课时进行导题并根据词语和题目概括出两个场景。
同学们,动物和人一样,也有自己的爱憎和情怀。今天,我们再次走进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和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下面我们继续学习作者邓启耀写的21课《老人与海鸥》板书题目、读题
1、通过题目和词语说出两个场景。同学们,下面我要考你们一个问题,题目是最好的眼睛,仔细地琢磨题目,透过题目,结合屏幕上上节课学过的词语,能把这篇课文描写的两个场景说出来吗?(老人去翠湖边喂海鸥,简称老人喂海鸥,老人去世了海鸥为老人送行,简称海鸥送老人。)老师相机板书:老人、海鸥、喂、送。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老人和海鸥,你只要抓住这两个主人公,就可以说出这两个场景。
二、找问题。同学们,真正的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边学边问才能有最后的学问,刚才是我向你提问,现在,看着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最想问的问题呢?把你心中的想法尽情地说出来。老师把你们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梳理,同学们真正想知道的主要问题其实只有一个:海鸥为什么有不寻常的举动?你们是不是特别想知道?其实老人与海鸥是联系在一起的,读懂了老人就读懂了海鸥。现在,请同学们关注重点描写老人的1至13自然段,拿起手中的笔,边读边想:1、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2、他的哪些做法打动了海鸥?当你找到这些句子的时候用横线划下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三、分析第二自然段。首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展示老人喂海鸥的图片读着读着
1、这是人物的什么描写?板书:外貌这些话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文中连用三个褪色)
2、从这三个褪色你感受到什么?(节俭、贫穷)
师:老人的节俭是为了谁呀?这是老人对海鸥那亲如儿女的无私的爱啊!这爱只有父母为子女才能做到的呀!让我们带着内心的感动来读这句话,记住这三个褪色吧。
3、你父母怎样疼你的?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我的父母自己也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却舍得给我买吃的穿的。
4、师:老人对海鸥的这份爱还从这段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给海鸥送餐,与海鸥相伴。”
别的游客来翠湖是为了观风景,而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只是为了给海鸥喂食,与海鸥相伴。我从这句话中的“只为”这个词中可以看出老人非常非常喜爱海鸥,让我们带着老人对海鸥的这份爱来读这句话吧。
5、师:你们知道老人背后心酸的故事吗?老师来讲给你听?
师讲故事:这位老人是昆明化工厂的一位退休工人,每个月只有308块钱收入,老人平时最大的开销就是两毛钱一包的香烟,出门绝不坐公交汽车,因为他舍不得花那5角钱车费,为了节省钱,一碗干饭,一个馒头,一碟咸菜就是他一天的伙食,身体不舒服了也绝不会去医院看病,能挺就挺过去实在不行也只是买一些草药,但是这位老人却舍得每天买四块五毛钱一斤的饼干给海鸥吃。老人去世了,人们发现他家里最值钱的东西竟然只是6个鸡蛋,而这6个鸡蛋也只是他给海鸥做饼干的配料。
听着听着我发现很多同学的神情变了,老师相信,故事里的每一个数字一定都深深地打动了你们的心。想说点什么吗?吃得是?仅有的6个鸡蛋还是..,生病了能挺就挺过去实在不行就买点草药,一位老人竟然为了那些海鸥能付出这么多,多感人的举动啊!
6、想不想知道那是怎样的海鸥,导致老人这么喜欢它,这么爱它?展示一张资料和海鸥的图片合体这种海鸥叫做红嘴鸥,红嘴鸥来自遥远的西伯利亚,每年冬天的时候它们就会成群结队地飞往昆明的翠湖,与那里的人们来一场美丽的约会,昆明人足不出户就能与海鸥亲近。而昆明市也由此成为了我们国家唯一一座红嘴鸥栖息的城市。其实红嘴鸥的到来和这位老人还有很大的关系,想不想继续听故事。
那么这位特殊的老人和这群海鸥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四、分析老人给海鸥喂食的部分。展示老人给海鸥喂食的图片
我们先来看看他和常人的喂食有什么不一样?(女生单独)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A、我从“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可以看出老人非常地爱海鸥,他想让海鸥不拘束地吃东西。他不想让别的游客打扰海鸥吃食,所以去人少的地方给海鸥喂食。B、“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看出。饼干丁?怎么不是饼干呀?怕海鸥噎着,做成一小块,可见老人多爱海鸥啊!“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为什么要这样放?怕饼干丁掉进湖里就融化了,掉在地上就脏了。C、从老人“退开一步,撮起嘴向海鸥呼唤”,感受老人太爱海鸥了,一般人的话都是想要海鸥亲近自己,而老人这样退开一步是想给它更广阔的自由空间,让海鸥更大胆地吃东西。这种描写叫什么描写?板书:动作D、“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以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拍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片有声有色的乐谱”(这是一句什么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会是怎样的景象呢?感受到老人一边放一边走,海鸥一边吃一边飞。也许海鸥多时吃得快,老人就放得快;海鸥少时吃得慢老人就放得慢,他们配合得很和谐、默契呀!让我们带着这份和谐和默契来朗读这有节奏的画面吧,读最后一句话)
同学们,作者就是通过这一个个细腻传神的动作,美好动人的画面向我们传递着款款深情。我们就是抓住了这一个个细节,一个个动作去深入地体会,才读懂了老人的心。
五、学习4至9段。老人叫唤海鸥的内容。
1、同学们,在老人喂海鸥时我们仿佛听到了怎样的呼唤?
2、师:老人给海鸥取了什么名字?从老人的呼唤中,我们知道了老人给每一只海鸥都取了名字,什么独角、老沙、公主…。为什么取这样的名字呀?独脚可能是一只脚的海鸥,老沙的“老”字可能比较年长吧,公主可能是做事比较慢,依赖性强的…从这些名字可以看出老人是根据海鸥的特征起的名字,还把这些名字都记住了,可见老人非常有心。这又叫什么描写?板书:语言
师:更用心的是他在叫海鸥时用了什么语气?生:亲昵。你来模仿老人用亲昵的语气叫一叫吧。
师:生活中有没有谁用这样的语气跟你说过些什么?具体说上一句。
生:我妈妈,我妈妈爸爸,亲人朋友在我生病的时候,妈妈会亲昵地跟我说哪里不舒服呀?你想吃什么?师:生病的时候妈妈的亲昵都是关怀。
生:我上学的时候,妈妈会亲昵的语气跟我说路上要注意安全,别贪玩,到了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师:上学的时候妈妈的亲昵都是关心.爱护。
师:原来老人就是用这样的语气,这样的语言在跟那些心爱的海鸥说话。
师:同学们,独脚曾经受过伤,平时它最受老人的关爱,有一天老人正亲昵地跟独脚说:
生:独脚,你最近生活得好吗?你最近一定要保持平衡千万不要摔倒。
师:哦,要注意身体呀。公主那可是名副其实的一位大小姐,干什么事情的时候都是不紧不慢,连吃东西的时候也是如此。老人就假装生气地跟他说…
生:你抢不到东西吃,会饿肚子的。
师:哦,谁还有呢?你来。
生:看看你这个大小姐,被我娇生惯养的。
师:你要再晚就没食吃了。话虽这样说,老人还是掏出了一把饼干丁。老沙的头上有一个金属环,它可是鸥群里的老大哥,吃东西的时候老是让着弟弟妹妹。老人把它叫过来,心疼地对它说
生:老沙啊老沙,你老是让着弟弟妹妹,你自己饿坏了肚子怎么办?
六、学习10-12自然段。
老人的声声呼唤,老人的亲切话语,引起了游客的注意,当游人问起海鸥时,老人的神情什么样子的?展示老人讲海鸥的图片“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老人的话,喋喋不休、津津乐道、饶有兴致,就像谈起自己的孩子一样?这又是什么描写?板书:神态
师:是啊,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留给了我们这么多的想象空间,只要透过文字去想象画面,我们就能悟出中间蕴涵的真情。老人的声声呼唤,老人的亲切话语,全是为了海鸥,你们说,这怎么能让那些海鸥们不心动呢?然而这美好动人的画面就将要永远的消失了。
七、学习13-18段。
十多年了,老人每天都来,可是有一天老人没来,第二天老人还是没有来,直到第三天,老人才步履蹒跚地来了,喂海鸥的时候,他坐在地上,身子弯成弓一样的弧形,展示弓着背的画面,同学们请看这就是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这三天他只吃了一碗面,觉得好点了,就赶来看海鸥了。谁知,这一看竟成了诀别。展示老人遗像的画面。(音乐起)老人去世了,朋友把老人的遗像带到翠湖,想替老人再喂一次海鸥,以慰藉老人的在天之灵时,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展示海鸥送老人的段落
生读:“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和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读后,展示视频。鸟非草木,孰能无情,你看,这就是那悲壮的一幕。
师读:我们非常惊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一片空地。
生读:“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来瞻仰遗容的亲属。过了一会儿,海鸥们纷纷落地,竟然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他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师读: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时候。生读: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
师读:他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师:海鸥们不会说话,但老师却分明听着他们在如泣如诉地说着什么,原来他们把自己的语言都化做了一个个的动作,这又是什么描写?同学们,你们找到他们特殊的语言了吗?
展示这三个片段的文字。书中哪些动作让你们感觉到海鸥像是在说话?1、从“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你读出了什么?从“急速”读出了海鸥的焦虑、急切、不安;带着焦急和不安读一读这段话吧
2、从“扇动翅膀”“轮流飞到”“纷纷落地”“站成”“肃立不动”感受到海鸥瞻仰老人遗像伤心、痛苦、难过的同时还很有秩序。“白翼天使”什么意思?指美丽善良有爱心的人。这是一句比喻句,把海鸥比作了白翼天使。是啊,鸟非草木,孰能无情!带着伤心、痛苦、难过读出来吧。
3、师:同学们,在白色旋涡中,老沙来了,公主来了,老人的儿女们都来了。他们可能会怎样想?可能会说些什么?
4、师:当我们要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扑过来,这是想要?生:这是想要留住老人或多看一眼。
5、总结:同学们,一个“扑”字,作者又一次通过海鸥的动作向我们传递出了海鸥深情的怀念,你们说此时此刻老人在海鸥的心目中还仅仅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吗?
生:不是,老人已经是它们的亲人。板书:亲人。
师回答问题:是啊,老人与海鸥正如课文里所说的那样,老人与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师:海鸥之所有这样不同寻常的举动,原来是老人给予了海鸥们不同寻常的关爱。
八、总结:与其说老人爱海鸥,不如说海鸥更爱老人。他们看起来虽然是动物,实际上动物们也是有灵性的,只要我们善意地对待它们,它们也会用爱来回报我们的。我们既解决了问题,又收获了感动。
九、立塑像。师:十多年来,老人热爱海鸥的举动感动了昆明市民,热心的昆明人为了纪念这位衣着简朴、爱鸥情深的老人,在翠湖畔已立起了“海鸥老人”的塑像,展示塑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水边,面带微笑,深情地望着空中,红嘴鸥在他身边飞舞环绕,一幅人鸥和谐共处的美丽画面永久定格。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位喂鸥老人,他就是——生:海鸥老人吴庆恒
十、悟道理。
1、老人走了,带着依恋,带着对海鸥深深的牵挂走了!这样的一位老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昆明人又会对海鸥老人说什么呢?(您放心吧,老爷爷,我们会照顾好海鸥的)
2、老人虽然走了,但他的大爱感染给了昆明市民和游客,你看他们关爱自然,关爱生命的行动并没有停止。展示市民喂海鸥图片
3、展示图片这位老人留给我们的又是什么呢?动物也有灵性,我们要关爱它们,进而要关爱生命,关爱自然,人与动物之间可以和谐相处的,其实人与人之间呢也是可以和谐相处的。这就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
十一、拓展。
1、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动物很有灵性,但有的动物也有凶狠、野蛮的一面、屏幕上有些地方只能欣赏,不能模仿。那是很危险的。
2、同学们,你有过与动物相处的经历吗?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经历也行。说来听听,与大家一同分享吧。
作业:
1、在插图处写一写你想对老人说的话。并摘录文中优美词句。
2、补充阅读:《军犬黑子》、《我的野生朋友》
3、提高题:写一写你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板书: 21、老人与海鸥
老人喂海鸥 描写方法
亲人 外貌
海鸥送老人 动作
语言
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