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唯一的听众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学会6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概述课文。
2、通过批注式阅读、对比句子、自主发现质疑、抓住重点词语、结合上下文、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内心、情景朗读等方法,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心理的句子,感受老人对“我”的关爱和鼓励。
3、体会“我”对老教授真诚无私帮助的敬仰之情,联系生活,懂得感恩。
文章讲述了“我”在一位音乐教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从没有信心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关爱、鼓励年青人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本文的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全文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从语文学习方面来讲,六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和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也具备了初步的自学能力。学生可以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之上,运用借助工具书、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的含义,甚至能够凭借文本、结合语境推想词语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但如何体会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心理、语言、神态以及对环境的描写等方法,表现出老人对“我”的关爱和鼓励,并不容易。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准确地概述课文。
2、从语言、神态描写中感受老人对作者的关爱和鼓励,体会作者对老人的敬佩、感激之情。
1、从语言、神态描写中感受老人对作者的关爱和鼓励,体会作者对老人的敬佩、感激之情。
2、领悟环境描写和省略号的表达效果与作用,尝试运用。
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沮丧、幽静、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准确地概述课文。
3、领悟环境描写的表达效果与作用。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准确地概述课文。
领悟环境描写的表达效果与作用。
齐读课题,强调“唯一”,理解“唯一”。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最想知道什么?想问什么?哪位同学能帮忙回答这些问题。
1、自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2、根据提示完善:“我”先后在哪些地方拉过琴,又先后有过哪些听众,心理活动分别是怎样的(小组合作完善)?
3、精炼概括:家中练琴遭冷遇 林中练琴遇知音 舞台演琴生感慨
1、作者在家中练琴,听众是谁?
2、这些是“我”最亲的人,也是“我”最初的听众,可是他们说……
3、如果是你,当你听到亲人这么评价你的时候,心情如何?
1、因为在家中遭受了打击, “我”就决定放弃练琴了吗,你感受到了什么?
2、“我”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方继续练琴呢?
3、“树林、铺满了落叶”通过环境描写侧面描写出静。先说静极了,又说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要写静却写出沙沙的足音,这种看似矛盾的写法,叫做反衬。
4、文中还有什么地方运用了这种写法?
完后第二学时《课前小研究》。
1、三读“平静地望”,结合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领会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2、在对比阅读中领略省略号的妙用,感受老人对我的关爱和鼓励;
3、体会“我”对老教授真诚无私帮助的敬仰之情,联系生活,懂得感恩。
领会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学以致用。
1、我们来听一段音乐放松一下。(播放小提琴音乐)
2、有没有哪位同学听出来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老师这里也有一把小提琴。(粘贴模具:小提琴)
3、可惜老师这把是个山寨货。不过,说起小提琴,我们今天要继续学习的这篇课文——《唯一的听众》的作者和它有着不解之缘。
4、他是这样介绍自己的:
课件出示: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我能熟练地拉许多曲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
但是我们清楚记得不久前他还说——课件出示: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
5、是谁让作者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呢?板书:老妇人
【用动听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小提琴引出与其有着不解之缘的作者,以及让“我”发生的巨大变化的老妇人。】
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老妇人,可以让作者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请看(出示课本中的老妇人插图),这就是那位老人,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大家想一想,老人此时在做什么?
相机板书:平静地望
这个词语在文中出现几次?为什么平静地望就可以让一个人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我们来一探究竟。请默读课文,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与“平静地望”有关的语句。思考:老人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平静地望着我?可以用笔在旁边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然后和小组成员交流。
【利用课文中老妇人的插图,这一直观的形象,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炼出文章的关键词“平静地望”。浏览课文提取相关信息,通过小组合作相互帮助解决问题。】
(一)初读平静
第一次老妇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平静地望着我?
(当我想溜走的时候)
1、为什么想溜走?当时的心情怎么样?相机板书:沮丧
2、我们来听一听到底是什么样的琴声,让小伙子自己都感到沮丧了。(播放音频)
3、刚才,听到这样的琴声时,你们都是什么样的反应?
4、听到这样的琴声心里能平静吗,老人心里能平静吗,可她是怎么做的?
课件出示: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5、她没有像同学们那样……不仅平静地望着我,还说了什么呢?
课件出示:
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6、听到老人的话,你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相机板书:兴奋
7、从中可以看出老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小结:看似平静的神态,我们联系上下文,结合老人的语言,就能感受到平静背后的波澜起伏了。
【身为教授的老妇人装作聋子,内心能否平静呢?通过学生亲身的体验,对比自己与老妇人的反应,以后在老妇人的一言一行之下“我”心情的变化,感受老妇人平静眼神背后内心的波澜起伏,初步感受老妇人的用心良苦,提示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感情色彩。】
(二)再读平静
在老人的鼓励下,我有了信心,每天清晨都去练琴了,老人却依然(课件出示:一直平静地望着我。)
1、此时老人平静地望着我有什么样的含义?(鼓励,从哪里看出来)
2、再结合老人说的话(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课件出示: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3、老人是在什么时候对我说这句话的,我们来感受一下,我是小伙子,同学们是老人,当我停下来的时候,老人可要记得对我说这句话。
教师创设情境,扮演小伙子,随机抽取学生阅读。
第二天,当我羞红着脸断断续续拉完一曲,你平静地望着我,对我说……
一个星期后,当我小心翼翼终于连贯地拉完一曲,你平静地望着我,不忘对我说……
一个月后,当我站得笔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你平静地望着我,总不忘对我说……
两个月后,当我的汗水湿透了衬衫,开始拉出了悠扬的琴声,你平静地望着我,总不忘对我说……
4、日复一日,每天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5、心里是那样的喜悦,现在,有自信拉好吗?相机板书:自信
【学法迁移,以读代讲。提取文中的词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语境中反复朗读老妇人的话语,体会感受老妇人的话语对“我”心情的影响。】
(三)感悟平静
1、所以,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老人却依然……
课件出示: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2、老人此时还是平静地望着我,是想对我说什么呢?
如生无法答出:请你用“望”组词(希望、期望……),结合所组词语理解句子含义。
3、小结:当我沮丧的时候,老人平静地望着我帮我找回信心;当我练得兴奋的时候,老人平静地望着我鼓励我坚持下去,当我自信地奏出真正的音乐的时候,老人还是一如既往地平静地望着我(相机板书:鼓励),同学们感受到了什么,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位老人?
板书:用心良苦
【无论“我”拉得是好是坏,老妇人都一如既往地平静地望着“我”,进一步感受老人的用心良苦和对“我”的巨大帮助。对词语、句子的理解可以用过提字组词的方式。】
(四)静能生变
1、正是在老人的鼓励下,以前,我不敢在家里练琴。现在,我又敢在家里练琴了。我还有哪些变化呢?找一找,然后仿照屏幕上的例子同桌之间读一读。
课件出示:
以前,我不敢在家里练琴。
现在,我又敢在家里练琴了。
以前,我……
现在,我……
……
2、哪些同学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下你们发现的变化。
【从文中发现“我”的变化,通过直观的对比阅读,感受变化之多,影响之大,体会作者情感和行动的变化。】
1、通过这样的对比阅读,我们就能体会到文字里面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和行动的变化。正当“我”沉醉其中的时候,“我”一直珍藏的秘密被妹妹揭穿了。“我”也知道了老人并不是聋子。想像一下,当“我”再一次走进树林,面对这位老人的时候,“我”又会怎么做呢?说说你的想法。
2、老师这里也有一段话,想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配乐朗读: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每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面对着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唯一的听众,轻轻地调好弦,然后静静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我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着,充满了整个林子,充满了整个心灵。我们没有交谈过什么,只是在这个美丽的早晨,一个人轻轻地拉,一个人静静地听。
3、生自由朗读。
4、这是作者的一段原话,在编进我们教材的时候,变成了六个点的省略号,同学们是喜欢这段文字呢,还是省略号?
5、有的同学喜欢细腻的文字,有的同学喜欢省略号留给我们的想像空间。这就是阅读的乐趣。文章的结尾还有一个省略号。请男生齐读最后一段
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6、面对鲜花和掌声,回想起老人相知相伴的点点滴滴,作者的心里一定有太多太多的话向老人倾诉。
【结合语境,学生先“说”后“听”,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同时,感受省略号的妙处。】
1、课件出示:
一句赞赏的话语,
一个慰藉的眼神,
一抹会意的微笑,
一个善意的谎言。
一言一行……
(老人的一言一行)在作者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形象。同时,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也给老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一次音乐课上,老妇人向她的学生讲述起了那清晨里的这个故事……
2、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有没有得到过别人的帮助,或是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呢?小组相互说一说。
3、自由说事(从这件事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将学生个人感受提炼为词语,由学生自由板书)。
4、课件出示:
一次真诚无私的帮助,
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都可能
改变一段人生,
都可能
挽救一个灵魂,
在人生的舞台上……
愿同学们也有这样的唯一的听众,也能成为别人唯一的听众。
【对文章表达方法小结,转换角度,让学生以老妇人的角色复述课文,进行表达方法的运用。指导学生联系个人生活实际进行口语表达,懂得感恩,升华主题。】
11.唯一的听众
【文章讲述了“我”从一个音乐白痴变成小提琴演奏家的故事。“我”与小提琴的不解之缘源于一位老妇人对我无私的帮助,以小提琴为背景。紧紧围绕“平静地望”展开,当“我”沮丧时,老妇人平静地望着我,鼓励我重拾信心;当我兴奋地每天都去练琴,老妇人平静地望着我,鼓励我坚持下去;当我自信地拉出悠扬的琴声,老妇人依然平静地望着我,希望我戒骄戒躁,继续努力,期待我的成功。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感受到在老人的一言一行下作者的心情变化,体会老人的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