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最后一头战象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描写方法,感受战象嘠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课文讲述的内容及蕴含的思想感情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讨论解决,以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和感受。
1、掌握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段品读,感悟。
2、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残酷的战争中,将领与士兵的素质决定着部队的战斗力,你可知道有一些动物经过专门训练也能发挥巨大作用,例如战马,猎犬还有大象。像这种能帮助人们战斗的大象,我们叫它战象。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头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大象嘠羧。出示:23、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作协理事。1952年10月生于上海,17岁赴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其“动物小说别具一格”,在海内外赢得广泛声誉。他本人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最后一头战象》就是他的代表作,小说的灵感就来自于作者插队时的亲身经历。
二、复述课文内容
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嘠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披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它没有去祖宗留下的象冢,而在埋葬战友的“百象冢”旁刨了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三、品读课文,体会深情
嘠羧经历过残酷的战争,也享受了和平的生活。它的内心世界和我们人一样拥有丰富而炽热的情感,让我们来细细品读课文,感受嘠羧如同人类一般的高尚情怀。
精读课文,小组讨论:
(1)、嘠羧经历了一场怎样的战斗?战斗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如何?
(2)、嘠羧离开寨子时,为什么要重披象鞍?请找出相关句子细细体会。
(3)、嘠羧离开寨子前为什么要绕着寨子走三圈?它要表达什么意思?
(4)、嘠羧为什么要去打洛江畔?它在打洛江畔做了什么?请画出相关句子反复阅读。
3、交流结果:
(1)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挡。(多么威武)
1943年,西双版纳打洛江畔,鬼子扔下七十多具尸体,我方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只有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好在喘气。(多么勇敢)
(2)象鞍是战士的装备,26年过去了,嘠羧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头英勇的战象,生命垂危之际,它要重新体会当年那英武豪迈的气概。(多么怀旧,多么可敬)
(3)因为它舍不得离开这个养育它二十多年的寨子,绕着寨子走三圈是为了报答人们对它的养育之恩。(多么善良,多么感恩)
(4)因为打洛江畔曾经是它浴血杀敌的战场,它忘不了自己是一名战士,更忘不了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多么坚强,多么忠诚)
4、各小组展示有感情地朗读。
四、理解课文,升华主题
1、学完课文,你还认为大象是一种庞大的,笨重的,毫无情感的兽类吗?
2、本文的嘠羧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请你准确评价,并说明原因。
3、完成以下练习:
这是一头--------战象,因为它------------------。
(可供选择的答案有:英勇、怀旧、善良、、忠诚、感恩、坚强、聪明、多情,还可写其他答案。)
4、学生交流、汇报自学情况。
五、感悟课文,总结写作特点
1、出示战象嘠羧的高尚情怀,作者在课文里并没有直抒胸臆,他是通过什么描写来展现嘠羧高尚情怀的.请你从课文中画出详细描写嘠羧的句子。
2、总结写作特点:本文通过对嘠羧动作、神态的具体描写,来突出嘠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最后一头战象走完了它光辉而又平凡的一生,26年平静悠然的生活也没有消磨它英雄的斗志,它战时英勇,死时壮烈,它的忠诚与善良让人们肃然起敬,它的躯体虽然死了,但它的高大形象却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2、课后,同学们可以去阅读更多展现人和动物,动物和动物之间情感的故事,它能引发我们人类更多的思考。《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义犬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