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老人与海鸥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能正确朗读、理解生字词。
2、学习课文1-13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在知识方面,大多数孩子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很多孩子能运用工具书去理解词语,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及灵活运用的能力还不够强。在阅读方面,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理解与感悟能力,但有部分孩子理解能力不够强,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情感。
1、动物和人一样,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第七组课文。
2、出示“单元导语”,指名读,问:你从中获得什么信息?
带着这些学习要求,我们一起学习第21课。
3、齐读课题,问:你能在课题后加上一个四字词,变成一句话吗?
(相依相伴 、 相依相随、情深似海……)
1、生字新词我会读。
出示要认词语:一组同学汇报,第一组词,第二组词
点拨:关注多音字,关注前后鼻音
加上拼音再读一遍。
2、生字新词我会写。(出示要求会写词语)
哪个字最容易错,你想提醒大家吗?
指导写“塑”、“抑”
3、课文内容我理解。一小组汇报:
我能根据提示把小标题填完整:
1、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 老人( )海鸥
2、老人得意地指给我看,他忽然对着水面大喊了一声:“独脚!老沙!起来一下!”老人( )海鸥
3、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老人( )海鸥
4、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海鸥( )老人
指名根据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出示小标题:
老人喂海鸥
老人唤海鸥
老人谈海鸥
海鸥送老人
(渗透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先列小标题,再把小标题连成通顺的句子。)
过渡:为什么老人去世后,海鸥会不约而同地来为他送行?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出示句子: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1、设问导学:
老人是如何像亲人一样对待海鸥的呢?
我们一起来探讨。
2、小组合作:
指名读学习要求:默读1-13自然段,画出体现老人爱海鸥的语句,标出关键字并在旁边批注,感情朗读。
独学提示:可以抓住重点词语(动作、语言、神态)写批注,也可抓住句子的写法写批注,还可以想象画面……
3、小组汇报
(1)喂海鸥: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①小组汇报、补充。教师点拨:你关注了动作词(放、退、撮、呼唤)。板书:动作。
②从这些动作词中,看出老人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多么默契啊!
③引读:海鸥饿了,老人顺着栏杆……(生接读)
海鸥吃得心满意足了,老人顺着栏杆……(生接读)
这篇乐谱仅仅是有声有色吗?(有情有义)这像是一幅灵动的画,更像一首美妙的诗(“老人喂海鸥”的句子变成诗)。指名配乐读,齐读。
④出示邓启耀博客中有这样一段话:老人把嘴唇嘬起,嘟嘟哝哝对它们说许多话。看它们吃得高兴时,自己也忍不住往缺牙的嘴里扔一块,津津有味地嚼半天。 海鸥见他嚼得有味,便张开红嘴对他嚷了起来,像些馋嘴的孩子。
指名读,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多么和谐的画面,多么像相亲相爱的一家人。难怪作者说:“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2)唤海鸥
出示相关句子: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①小组汇报、补充。
②抓住了语言写,“省略号”是什么意思?理解“亲昵”,跟着老师来亲昵地读名字。
小声点——(独脚),大声点——“灰头”,长点儿——红嘴,短点儿——老河,温柔点——公主……
这样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就叫“抑扬顿挫”。
老人不会唱歌,但老人亲昵的呼唤就是一首歌。
难怪作者说“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3)谈海鸥:出示相关句子。
小组汇报、补充
点拨:抓住语言来写,神态来写,老人企盼什么?
体会到老人对海鸥的难分难舍,海鸥就象老人的亲人。再读“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过渡:今天,阳光明媚,又是一个看海鸥的好日子,老人如约而至,在茫茫人群中,你能很快找到那位老人吗?
(4)学习写老人外貌的句子: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出示句子,从三个“褪色”你体会到什么?
(节俭朴素,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人)
这位老人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呢?
出示拓展资料:这位老人名叫吴庆恒,是一位退休工人。他每个月只有308块钱收入,平时最大的开销就是两毛钱一包的金沙江香烟,出门绝不坐公交汽车,因为他舍不得花那5角钱车费。为了节省钱,一碗干饭,一个馒头,一碟咸菜就是他一天的伙食,身体不舒服了也绝不会去医院看病,能挺就挺过去,实在不行也只是买一些草药。但是这位老人却舍得每天买四块五毛钱一斤的饼干给海鸥做饼干丁吃。
十多年了,老人每天必来,阳光明媚时,大雪地纷飞,寒风呼啸时,甚至老人生命时,他是怎样步行二十余里去看海鸥的呢?选择一两个场景写一写。
十多年了
一到冬天
老人________
每天必来
阳光明媚时
老人________
________
大雪纷飞时
老人________
________
寒风呼啸时
老人________
生病时
________
_____ 时
老人________
________
……
十多年了
一到冬天
老人每天必来
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过渡:这次,老人终于挺不住了,第一天他没有来,第二天他还没有来,直到第三天,他终于步履蹒跚地来到翠湖边,他又带来了海鸥喜欢吃的饼干丁,老人喂完食,蹲坐在地上,谁也想不到,这竟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老人去世了,曾经,老人无数次地来到翠湖边,给海鸥喂食:曾经,海鸥无数次地听到老人亲昵地呼唤。
今天,当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带到翠湖边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下节课我们再学习。
五、总结反馈
六、作业超市
1、继续完成《导学案》
2、阅读原文《寂寞鸥灵》或上网看《人鸥情》
板书:
21、老人与海鸥
亲人
抓关键:
语言
动作
神态
外貌
……